莫忽视“餐桌外”的粮食浪费

03.09.2020  19:51

  谈到粮食浪费,人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餐桌上的“显性浪费”,却很少关注粮食收获后各环节的损失。 

  据笔者观察,在一些乡村每到水稻收割季节,有的农民毛毛躁躁,收割机滴漏的稻穗不捡、搬运时稻粒撒漏随处可见,损耗的粮食接近粮食总产量的5%。据报道,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各个环节的粮食浪费损耗现象仍然存在。经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每年达700亿斤以上,相当于两亿人1年的口粮。

  “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这一古训,我们应牢牢记取。在关注“餐桌上”爱粮惜粮,节俭爱粮的同时,人人都来开展粮食产中、 产后爱粮惜粮节俭用粮活动,提倡节俭爱粮,从我做起。诗人李商隐有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富贵皆归结于“勤俭”之道,而富豪仕族没落,则源于一个“”字。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营造餐饮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关乎每个人的日常,又涉及粮食安全问题,既是在呼唤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又是在倡导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和热烈响应,旨在告诫人们厉行节俭,珍惜来之不易的物质生活。

  袁隆平曾痛心地斥责食物浪费:“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么少,国家投入很大,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费了!”唯有从每一个人做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浪费粮食,根源在于人们对爱粮节粮不以为然,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淡漠。应做好杜绝粮食产后浪费的宣传普及工作,对肆意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批评和惩戒。“餐桌外的浪费”触目惊心,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户科学储粮,引导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和适度加工,倡导简朴务实的餐饮消费观,培养平衡膳食的饮食习惯。只有切实把餐桌外的粮食浪费黑洞堵住,才能增进粮食节约,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话说回来,爱惜食物,节约粮食,不仅仅是节省自己的腰包,更是为国家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当好表率。(芗城区税务局温欣 卓稚尔)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