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首创购机补贴监控平台 农机“身份证”封堵监管漏洞
近日,莆田市秀屿区农机总站两位工作人员来到平海镇东湖村,对蔬菜种植大户徐建忠申报农机补贴的一台大马力拖拉机进行现场核实。两位工作人员仔细对照了拖拉机的型号、马力、出厂编号等数据,经确认无误后,将一张绑定了这台拖拉机补贴信息的条形码贴在了机头上。随后,两人又分别与拖拉机合影,然后上传到莆田市购机补贴监控平台,整个核实过程才算完成。
张贴条形码、拍照上传到监控平台,是莆田市农机部门从去年8月开始实施的一项农机补贴管理新办法。近几年来,历来被称为“清水衙门”的农机部门频频出现各类“蛀虫”,莆田市先后有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城厢区等多个农机站的负责人落马,有的农机站甚至出现腐败窝案。
“基层农机部门的贪腐行为,都是向国家补贴款下手,钻了权力运行不公开、不规范的空子。”莆田市农业局纪检组长林海深分析说,照过去的工作习惯,农机补贴从接收申请材料到资格审核、现场核实、补贴发放,一般由一名工作人员全程包办,不仅权力过于集中,而且现场核实等环节很可能走过场,从而造成补贴发放不准确、不公平现象。一些不法分子看到这些漏洞后,与农机“蛀虫”内外勾结,通过假购机、倒买倒卖等方式,大肆骗取农机补贴,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损失。
秀屿区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很有代表性。戴某是秀屿区农机总站一名普通职工,负责审核、监管农机补贴。任职期间,戴某在收受1.1万元财物贿赂后,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合谋套取国家农机补贴资金62.59万元。因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戴某已被判刑六个月,而她所钻的空子,就是自己可以全程包办、缺乏监督,必要的现场核实等环节也都形同虚设。
怎样堵住权力监管中的这些漏洞?去年8月,莆田市在全国首创购机补贴监控平台。每张条形码只能绑定一台农机,等于是这台农机的“身份证”,从而可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倒卖农机、反复申请补贴;此外,只有两名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完毕,在15分钟内分别拍照上传后,市农机总站才会将补贴给予审核通过。在上传照片的同时,核实人员、核实时间、地理位置等信息也自动上传到监控后台,过后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根据数据记录立即倒查,揪出责任人。
新平台、新制度虽然增加了农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效率反而有了提升。蔬菜种植大户徐建忠去年11月4日购买的拖拉机,去年12月10日拿着材料去申请,12月12日就迎来了现场核实人员。“这台拖拉机总价10.3万元,国家补贴3.5万元、省财政补贴1.16万元。”秀屿区农机总站站长许计谋说,以往现场核实要带很多纸质材料,一一核对麻烦又耗时,如果工作人员办事拖延,补贴领到手要两三个月。“现在带一部手机就行,与监控后台联网处理,超过时限还自动报警,所以45天内一定能把补贴款发到他卡里!”
农机有了“身份证”,后期的核查环节更加简便易行。只要用手机打开购机补贴监控平台APP,对着上次张贴的条形码轻轻一扫,全部信息一目了然。核查是为了确认这台农机确实是这个合作社购买,而且一直在正常使用,防止倒买倒卖农机、骗领补贴现象。
目前,莆田市购机补贴监控平台已将全市所有的补贴农机全部纳入管理。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601户农户购置的953台农机一共获得补贴资金471万余元,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监控平台查询。购置的农户递交申请材料后,连补贴发放的进度都能查到了。
记者手记>>>
制约权力也是一种惠民
仙游县富洋农机合作社最近新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总价17.6万元,领到的国家、省两级补贴款高达14万余元,自己只花了3万元左右。按照合作社负责人傅富凤的话说,购机补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好政策。“我们合作社现在的家底有上百台农机、农具,如果没有补贴,根本不敢想象!”
然而,由于基层农机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使这项惠民政策在落实中出现了偏差。秀屿区一名基层农机站的普通职工,利用手中不受制约的权力,几次作案就导致国家财政损失60多万元。
要让农机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实施到位,制约权力、堵住漏洞是关键,不能给蛀虫们留下生存的土壤。莆田创设的购机补贴监控平台,用一张条形码再造权力运行流程,将核实、核查等环节落到实处,让权力运行有了固定的轨道,是对制约权力的有益尝试,也是另一种惠民措施。
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陈俊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