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正鼎明珠小区供水管锈蚀致病 卫生部门未参与验收

14.10.2015  15:26

  业主从家中接出的浑浊自来水

  相关报道:

  《莆田秀屿正鼎明珠小区供水管锈蚀 业主:自来水铁含量超标致多人生病

  东南网莆田10月12日报道(本网记者 王龙风 陈朝杰)日前,莆田市秀屿区正鼎明珠小区业主通过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省政府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称小区自来水浑浊已有半年时间,致个别业主身体不适,拿去化验结果为“超标”。9月30日,东南网记者前往调查了解到,为小区镀锌管供水管道锈蚀所致。

  据了解,早在1999年,建设部已下发通知,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据此,业主认为开发商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应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而秀屿区住建局此前接受采访时,称暂未发现开发商有违规之处,这遭到业主们的质疑。那镀锌管究竟能否作为二次供水管材?莆田市自来水公司介绍,早在十多年前,该公司就已经淘汰镀锌管材质管道作为自来水供水管道,因使用数年后,会危害人体健康。

  业主质疑1:

  开发商违规使用镀锌管,为何仍可通过验收?

  东南网记者了解到,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文),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强制淘汰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与质量低劣的材料和部品,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优质材料和部品,1999年建设部等四部委发出了《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 建住房〔1999〕295号)。

  根据通知要求,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PE-X)管、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等新型管材,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推广应用铜管。

  业主们据此认为,正鼎明珠开发商使用了早已被禁用的镀锌管作为二次供水管道,造成二次供水镀锌管道锈蚀,这是开发商违规在先,应对小区的二次供水污染事件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而这又是如何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此外,业主们还找出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册的《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一书里提到的“给水管道室内外界限以建筑物外墙皮1.5m(米)为界,入口处设阀门者以阀门为界”这一标准说明,来证明出问题的管道就属于室内供水管道部分。

  秀屿住建局:

  通知“禁止室内使用镀锌管”,地下室属室外

  秀屿区住建局质监站站长何子良称,199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文件内提到的是“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这里指的室内是指户内(住房内),而正鼎明珠小区出现镀锌管锈蚀部位是在地下室,属于室外配套设施。为了满足水压的需要,开发商可以使用镀锌管,并不违反规定。

  对于给水管道室内外1.5米界限划分标准,何子良称,他所理解的工程室内室外划分,不能简单以建筑物来划分室内室外,而是根据工程发包的惯例来划分。“比如工程发包时,有些施工建设是需要延伸到地下室,才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虽然有部分建设工程是在地下室内,但实际上它是室外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秀屿区住建局戴局长则向东南网记者表示,业主投诉反映后,该局已经多次介入协调此事,目前也已经成立了调查组来调查此事,目前暂未做出调查结论。

  业主质疑2:

  二次供水工程验收,有无卫生部门检测报告?

  东南网记者查询了解到,根据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卫生部门必须参加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水质检测(按本规范全项指标),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发生供水事故时,设施和管理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其选址、设计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在工程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应当有当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参加,对不符合二次供水卫生要求的必须予以整改。二次供水设施所使用的管件、管材以及防护涂料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

  该《管理办法》同时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对突发性二次供水污染事故和二次供水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事件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二次供水污染事故或发现水质污染危及人体健康时,可以对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采取下列临时措施:(一)封存造成二次供水污染事故或可能造成污染事件的物品;(二)责令立即停止供水并进行清洗、消毒,直至消除污染,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

  据此,正鼎明珠小区业主质疑,当初小区的二次供水工程是否有卫生部门出具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报告?是否存在违法验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