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秀屿区:别样的新风,一样的年味

16.02.2016  11:02

  春节期间,记者在莆田市秀屿区走访时,感受到一阵阵清新的节日新风扑面而来——东庄镇组织相亲大会,未婚青年集体拒绝高聘金婚姻;笏石镇坝津村评选“光荣的坝津人”,带动了乡村新风尚;东庄镇石码中学校友聚会时不办酒席,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校……这些文明过节的新风气,给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秀屿区过去因为土地贫瘠、生活穷困,被称为“界外底”。改革开放后,秀屿区人民外出务工经商,荷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社会风气却走了“下坡路”——逢年过节,大摆筵席,大放鞭炮,攀比之风盛行;年轻人的婚姻大事以聘金高低为决定因素,聘金动辄达到50万元、100万元,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还有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陋俗。

  新风首先吹向了婚事。2月4日,农历腊月廿六,趁着外出年轻人返乡准备婚事的机会,东庄镇在机关大院内举行了一场相亲大会,活动要求女方承诺聘金不超过20万元。一共有50对未婚男女报名参加了相亲大会,向当地的高聘金风俗说“”。东庄镇纪委书记郑淦泉介绍说,东庄镇的高额聘金十分盛行,不少普通人家为讨媳妇不得不举家借贷,“撑起了面子,却失掉了里子”。所以,镇里举行相亲大会,倡导“抵制不良陋俗,拒绝高聘金婚姻”,希望能移风易俗。

  在笏石镇坝津村,文明之风也吹起了。春节前,坝津村举行了“光荣的坝津人”评选活动,由坝津村老协会、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社会各界人士联合提名候选人,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分类评选出老协会会员、农村廉政文化宣传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者、尊师重教人士、孝敬长辈人士等“光荣的坝津人”27名,在春节前张榜公示。坝津村党委书记黄建忠说:“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年,共评选出‘光荣的坝津人’80名。目的就是倡导新风尚,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和谐、廉洁的过节氛围。

  春节假期也是同学聚会的高峰期。东庄镇石码中学各级校友在聚会时,不是到饭店里推杯换盏,而是集体为母校捐款助学。1991届和1992届校友捐资30万元建设塑胶操场;1994届的林建洪四兄弟捐款10万元建成学校围墙;1995届校友捐款10多万元成立奖学基金会;1996届校友共有136人,春节期间,有124人集体捐款近40万元,为学校新建博物园;1997届校友正筹建新校门……春节后,校友们还准备捐款成立奖教奖学基金会,旨在帮助困难师生,奖励优秀师生。

  莆田自古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古训,尤其重视子女教育,这项优良传统也成为新时代的公益助学新风气。春节期间,秀屿区各地纷纷刮起了“移风易俗、省钱助学”的公益新风。2月9日,正月初二,笏石镇东华村党支部与老协会召开捐资助学茶话会,发动本村知名人士、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不举办春节元宵宴请,把省下的资金用于助学,共筹资45万元;同一天,平海镇溪边村举行“兴教奖学服务中心”新春茶话会,发动当地乡贤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办学、奖教奖学,现场共筹集到爱心款500多万元;也是正月初二,莆田第二十八中1996届校友共500多人齐聚母校,举行20周年同学聚会,设立了26万元的奖教助学基金,用于母校奖教助学。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陈俊泉)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