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产业链招商,铸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日前,在莆田荔城区开放招商推介会上,32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306亿元。项目涉及智能装备与新材料、医疗健康、跨境电商等多个产业,将有力推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莆田市围绕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着重在补链、延链、强链上发力,进一步做大做优“343”重点产业。仅在去年,莆田市就新增对接项目446个。其中,产业类项目351个,计划总投资2895.7亿元。
填空白 补链条
去年,莆田重新定位全市产业体系,确立“343”重点产业发展格局,做优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3个传统优势产业,做强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生命健康等3个未来产业。
为此,莆田市专门成立“343”重点产业专项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出任10个重点产业专项领导小组组长,自上而下共抓产业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莆田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基础较好。然而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产业短板凸显,当地政府快速反应,及时引进华佳彩项目,生产6代金属氧化物(IGZO)面板。这是一种高分辨率中小尺寸显示屏,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等领域,目前产品已供货华为、联想等知名厂商,并实现满产。
华佳彩专注于“屏”,而福联集成电路则聚焦“芯”,共同造就了莆田电子信息“有屏有芯”的优势产业格局。
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新型显示产业布局,莆田市还招来了福英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2亿片显示模组的生产线,主要产品是手机显示屏、触摸屏等智能终端配套。目前项目正处在设备安装阶段,建成后,年营收将超过100亿元。
引龙头 延链条
在木兰溪入海口处,一个新兴园区已初具雏形。这里规划面积3.08平方公里,以啤酒生产项目为起点,集聚产品包装、麦芽原料等功能配套项目,协同打造一个产值300亿元的食品工业园和国家级啤酒特色小镇。
2015年,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总投资28亿元,启动迁建项目,引进全球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打造亚太地区单体最大的啤酒厂。目前,具备年产150万吨啤酒的生产线已全面投产,新增啤酒产能扩建工程正加紧建设,并同步推进60万吨/年糖化线、发酵及配套工程项目。
以百威雪津世界级啤酒厂为龙头,莆田相继引进中粮制罐、华兴玻璃等上下游配套项目,同时拓展布局国圣酱菜、生物保健食品、生鲜制品、海鲜生物熟制品等产业。
为了满足百威雪津啤酒厂的市场需求,华兴玻璃也迁到涵江食品产业园,规划建设4条生产线,打造全球单体窑炉规模最大、配置技术最优的日用玻璃生产基地,年产60万吨绿色智能轻量化玻璃瓶。达产后,该项目年营收预计可超过13亿元。
在涵江食品产业园,国圣酱菜厂房迁建项目加紧施工,目前已完成主体部分,包括即食海带车间、豆腐乳酱菜车间、发酵车间等。“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即食海带产品10万吨、系列酱菜3万吨、豆制品5000吨,预计年产值达11亿元。”项目现场负责人陈志强说。
开放招商 强链条
去年6月,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落地秀屿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实施,总投资约396亿元。一期投资198亿元,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吨丙烷制丙烯(PDH)的装置,下游配套建设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聚丙烯(PP)等装置。
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紧挨着秀屿港,具有发展临港产业的区位优势,是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2019年,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集群被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通过开放招商,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集群规模初显,主要包含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永荣科技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中锦新材料年产60万吨聚酰胺6切片,东峤工业园的华峰新材料年产6.36万吨涤纶长丝面料针织,东吴工业园的赛得利年产20万吨纤维素纤维,仙游枫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的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绿色纤维项目等。
“当前,材料科技的集中爆发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材料端的资本聚集、人才聚集和产业聚集正加速形成。”莆田市发改委总规划师杨景明分析说,立足鞋服上游新型功能纺织化纤材料产业实际,莆田应重点突破新型化学纤维、功能纺织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等领域,加快推动纺织工业、纺织面料鞋材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等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产业链。
数据显示,目前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规上企业有10多家,总产值近300亿元,纺织鞋服产值超过1100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伊晓燕 詹兴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