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09.06.2014  19:50

 

  为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民族大团结,维护校园安定稳定。5月份,学院深入开展维护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依托多种载体,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一是班团会载体。学院各班级、团支部通过观看视频、重要文摘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思想。二是师生座谈载体。5月30日,学院召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同学们克服困难、珍惜大学学习机会,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三是学院宣传载体。通过学院网站、宣传栏、团委微博、微信、年级晚点等途径,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学生的先进事迹,使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增强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四是道德讲堂载体。5月29日,学院举办了“弘扬中华美德,树立时代新风”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引导药学生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践行群众路线,服务中促进民族大团结。 学院把服务好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为此学院坚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三项帮扶工作。一是积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临时困难补助,从经济上给予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帮助。二是对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学业帮扶,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顺利完成学业。三是积极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及时调适不适感,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构建长效机制,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 一是建立思想动态调研机制,通过与少数民族学生定期谈心、召开座谈会、选拔少数民族学生担任信息员等形式,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二是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分别建立了学院领导、党支部、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五位一体的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把思政工作与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药学院  李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