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药品回收黑色利益链:违法收药两年收入三百万

06.07.2014  17:5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不少城市的医院附近、街边、小区门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写有“高价收药”的小纸牌。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或农村,还能见到有人在自行车上挂着“收购药品”的牌子,堂而皇之地走街串巷。这些人收购的药品包括快过保质期甚至已经过期的药品。您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他们收购这些药干什么?

近日,天津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经营药品案,就为我们解答了上面的疑问。这些“高价收药”小纸牌的幕后都隐藏着非法经营药品的“大老板”。49岁的黑龙江人吕德伟就是这样一个大老板。检察机关指控,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被告人吕德伟等人非法收购、出售药品种类超过120种,涉案金额高达323万元。药贩子如何进行非法收购和经营?

2013年6月3日下午5点左右,吕德伟象往常一样,到中铁快运天津站办理托运手续,收件人写的是杨春艳,托运的货物,写的是保健品,正在吕德伟办理手续的时候,公安民警将他当场抓获,打开货物包装,1500多盒药品现了原形。吕德伟就是人们所说的“药贩子”。由此,吕德伟的诸位下家相继落网,检察机关认为,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建议对主犯吕德伟判处八年到九年的有期徒刑。

药贩子如何进行非法药品的经营?

公诉机关指控,2010年12月23日至2013年6月3日间,吕德伟雇佣被告人杨春艳帮助他在哈尔滨非法经营药品。

公诉人:你的药品来源是怎么来的?

吕德伟:市场收购的。

公诉人:你和杨春艳怎么样经营的药品?

吕德伟:我谈好价格,她接到药之后送到医药公司。

公诉人:还有别的作用吗?

吕德伟:她将收到的钱汇到我的银行账户上。

证据显示,吕德伟181次通过中铁快运从天津站将自己收购的药品以药品和保健品的品名托运到哈尔滨,杨春艳在接收到药品后,按照吕德伟的要求将药品销售给哈尔滨的德善堂医药公司、宋振莹所在的医药公司等处。仅这两个途径打回的货款就有22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