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法院文化建设侧记

07.11.2014  15:32
  本报讯(通讯员 詹旋江 黄美妹 本报记者 林振华)入秋时节,桂花飘香。走进莆田市荔城区法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厚德尚法 秉廉为民”院训。自建院以来,荔城区法院就围绕“文化兴院”的思路,致力于以发展先进的法院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使得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相得益彰。薪火传承,硕果累累,该院收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法院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润物无声 成于有形

  “既然我们选择了司法事业,选择了这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奉献!”台上,选手在声情并茂地演讲;台下,全院干警聚精会神地倾听。流淌在广大干警心间的,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精神;回荡在法院内外的,是一股激浊扬清的正气。这是该院举行的“中国梦 法治梦 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的精彩一幕。“晨钟暮鼓常盈耳 廉洁自律挂心中”、“权力意味着责任 职位意味着奉献”、“在官唯清 事事为平”……这是该院LED显示屏上24小时滚动播放的格言警句,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干警。“把住自己的嘴,清净如水;拴住自己的腿,足不沾灰;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每逢节假日,全院干警的手机总能收到类似的廉政短信。

  该院党组认识到,廉政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在“日积月累”、“入脑入心”上下工夫。该院坚持廉政教育“上荧屏、上电脑、上墙体”, 即在办公大楼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名言、廉政警句等;统一设置电脑廉政屏保,开辟廉政专栏等;在审判楼建设“文化走廊”,浸润队伍的“精、气、神”。此外,组织观看《北极雪》等廉政影片,举办《廉政准则》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等纪律条规知识竞赛…… 营造了“处处观有景、面面闻有声、日日读有文、夜夜思有意”的法院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犹如一股润物无声的春风,使全院干警自觉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观,该院连续6年实现干警“零违法”、“零违纪”、“零投诉”。

                制度护航 文化入轨

  “做调解工作要学会倾听,一方面让当事人把想法说出来,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感……”在该院民一庭的办公室里,老庭长林凤忠正在悉心教导他的“徒弟”——刚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的小潘。这是该院在司法实践中推行“新老法官传帮带”的一个剪影。

  该院针对青年干警学习能力强但经验不足的特点,于2011年3月,建立“传帮带”机制,即选任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导师,对青年干警进行一对一指导。目前,已有21位青年干警通过该平台走上审判岗位,并得到群众的好评和认可。

  “您好,您是来立案的吗?请出示您的材料……”“不会写起诉状吗?这个是范本,您可以参考下……”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的小翁正娴熟地接待前来立案的群众。“下一步,我们计划安排小翁到执行庭锻炼。”该院王院长说,“为促进青年干警成长,我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挂职锻炼和轮岗机制。青年干警入职后都要到立案、信访窗口挂职,锻炼群众工作能力,并参加轮岗交流,逐步承担重大案件审理、重要课题调研……

  近年来,荔城法院不断推陈出新,在制度文化上下工夫。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主审法官选任、一岗多责、AB岗等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2010年以来,共有11名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制定了《荔城法院规范用语标准》,内容涉及接打电话、接待当事人和来访群众、外出办案、法官日常工作用语等文明用语,坚决对 “冷、横、硬、推”等问题说“”;出台了《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定》、《案件审判管理规定》、《执行案件流程管理规定》等10多项审判管理制度,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对在办案件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定期对全院已审结的案件展开评查,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今年1—10 月份该院结案率同比上升4.5%,调解率同比上升9.08%。

                   三尺书斋 绘尽天下

  一个周末晚上,在荔城区法院多媒体会议室里,总有一群年轻法官聚在一起,激烈地争论着什么,走近一听,不是在闲聊,而是就一个案件中应如何认定原告是否是在雇佣活动中受伤展开激烈辩论。原来这是该院如期举行的“法律讲堂”,类似的还有资深法官主讲的“法官讲坛”。

  近年来,为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该院制定《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法院、学习型法官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经过几年再教育再培训,目前该院本科以上学历占全体干警94.4%。该院还设立藏书5000余册的干警图书室、藏书200册的院长书架和人民法庭书架,为全体干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为提高干警学术调研能力,该院还不定期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教授、博导为干警传经送宝,并以每年学术讨论会为契机,组织干警赴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开展“学术训练营”。2010年以来,先后举行学术讲座10余场,共有20余人次参加“学术训练营”。“没想到工作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刚参加完学术训练营的小李激动地说。

  同时,厦门大学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在该院设立调研基地,先后派5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先后到该院联合开展《论调解衔接机制的对话理论基础》、《基层法院建立健全非诉执行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等多项课题研究,真正做到院校共建,优势互补。

  2010年以来,该院干警撰写的2篇文章先后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有11篇调研文章获省级以上奖项,有30余篇获市级奖项。经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三尺书斋绘天下,法治潮头竞风流”已成为该院叫得响的司法品牌。 来源:法制今报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