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刊文谈茶叶蛋风波:两岸要交往才能认识准确

23.05.2014  23:12

  “大陆人消费不起茶叶蛋”成了网上的热门话题。尽管放出此话的台湾教授辩解,他只是说部分地区“消费不起”,但“部分地区”的蛋企也立刻出来表态:我们一年能卖掉300万枚茶叶蛋,你说的还是不对。但是上世纪80年代人民币对台币官方汇率大约是1比4上下,如果在大陆拿工资,到台湾去买茶叶蛋,还真买不起。

  这些天拿到一本1982年台湾出版的《家庭宴客心得录》,作者“学随居士”就对大陆居民生活做了有趣的解读:“台湾也真的是宝岛,物产丰富,经济富裕,吃的用的,要什么有什么,不但有吃饱的自由,而且更有尽量从事食道艺术之自由,的确福人住福地。瞻彼大陆,莫说全力生产所得,尚不足维持个普通生活,即使能有几个钱,买米要有米票,买油要有油票,买肉也要肉票。每买一物,都得前往排队,自己已经无法有一个舒适的吃饱机会,哪里还能请什么客、研究什么食道艺术?不是说笑话,这里是为了避免高血压而不吃动物脂肪,减少胆固醇量而不吃蛋黄,为了减肥而不吃米饭面包,这不要使大陆同胞闻之而大感惊奇吗?那么我撰写的这种‘食艺绀珠’的文字,也只能给我们宝岛上大家阅读的了。

  说句实话,1982年的大陆,确实和作者描述得相去不远。情况未必还有那么严重,但买粮食、买肉蛋油需要凭票划本,那是肯定的。直到1985年以后,各类票据的作用才逐步减少。那年我上大学,交伙食费时还要交粮票油票,但到了大三大四,这些票几乎就没人要了,拿去自由市场换烤肉串或者花生瓜子还是可以的。再后来,所有小贩都只要现金了。

  但两岸交流的隔阂,也许让信息传播得不那么及时,所以即便到了现在,还会有人对大陆日常饮食存在误解,这也挺正常。长达几十年的供给短缺,应该是造成这种印象的根本。

  这本书是台湾《民生报》社编辑出版的,它是一个针对家庭主妇的购物烹调专栏的结集。书中的主人公叫梅太太,年轻漂亮,因为丈夫升职,需要请同事家宴,所以邀约上邻居高太太,一起去采买食材,回家设计、烹饪。在这个过程中,将台湾当地的市场、物产、风土人情以及各种菜肴的烹调方法,都做了详尽的介绍。真是本不可多得的了解当年状况的好书。

  看看台湾人当时的生活水准吧。

  先说物价。这本书一开始就讲到,梅先生曾经和同事在饭馆聚餐,十二个人两桌,差不多每人要派到一千元台币,还没吃饱,梅先生回家还得吃上一碗“茶淘饭”。这价钱,比起现在北京餐饮的物价来,也不便宜了。不过在市场上买菜回去自己做,就实惠得多了。比如活鱼,能谈到二十二元一斤(老秤:十六两);至于猪肉,腿肉两斤六两、五花肉三斤五两、肉骨十两加上一副大骨头,总价是三百五十元;至于鸡蛋,没说多少价钱,只是说自由市场上的价格,“洗过的成打的”比杂货店要便宜一元,“没洗的”每斤要比店里便宜五角到一元。总之,满打满算十几个人的饭菜,包括鸡鸭鱼翅海参之类,连调料都算进去,太太们的花销预算是八九千元,结果还是买多了,剩了不少。上世纪80年代人民币对台币官方汇率大约是1比4上下,如果在大陆拿工资,到台湾去买茶叶蛋,还真买不起。

  再说说台湾的自由市场吧。台湾那里,把自由市场一律说成菜场。当时的菜场只营业半天,到中午就结束(落市)了,颇有些像内地的赶集。所以梅太太和高太太,要掐着上午十一点左右去逛,很多摊点都要收摊,“就可多占些便宜”。相形之下,大陆的自由市场,现在不少要营业到天黑,可见摊贩的辛苦,得多上一倍。不过,台湾的摊贩,也有自己的辛苦——例如他们要给顾客送货上门。高太太和梅太太买了很多鸡鸭、鸡蛋、胗肝杂件,都是叮嘱摊贩给送到家中。这怕是要让大陆的顾客羡慕坏了。送货上门这事,还是最近这些年网购普及,才能享受到。

  不知道现在的台湾,还有没有书中描绘的那种菜场的淳朴。时过境迁,三十多年过去,两岸的状况都有了巨大变化,商业模式也转变了许多。但这些,就不是书本上能体会的了。彼此交往,多到对面去看看,才能有最为准确的认识。

【责任编辑:熊志敏】【值班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