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来博工作半年记
半年前的我们
不经意间博茨瓦纳从寒风瑟瑟的冬天来到热浪滚滚的夏天,就像不经意间我们来到博茨瓦纳已满6月。还记得开始orientation的前晚,竟然因为许久不曾有的兴奋彻夜难眠。领到工作铭牌的心情,和十年前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一样激动。
都说现实是骨感的,新奇感很快被随之而来的挫折感取而代之。外科,就是一个多国部队,至少有来自十个国家的医生,各种口音,每次交班由值班医师交新收的病人,然后由负责带教的高年资医师提问,这样每天早上的交班从早上7点30分开始,往往可以持续至少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第一次交班,整体最多也就听懂30%,一次交班就像完成一场英语听力考试,而且还有考完后就知道考得非常不好的疲惫感。在一周的orientation后,我开始了自己的独立门诊,因为大多数病人不会说英语只讲当地语言,门诊都会指派一名本地护士陪同非本国医生出诊当翻译。词不达意是最大的困难,虽然有心想要把病情好好同病人解释,无奈几十年的哑巴英语再加上越急脑袋越不灵光,结果就是陪诊护士说的话比自己还多。有时候自己向护士解释一分钟,她可以用当地语言向病人和家属说上十分钟(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当地茨瓦纳语好像比较冗长)。此时自己只能坐在他们中间,倍感无奈。
外科交班会
记得才来博国不久,医院工作人员曾在欢迎会上告诉我们,“There is no hurry in Botswana.” 真正进入医院后,才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就像我的第一台急诊手术。肉骨头已卡在食管5天,耳鼻喉科医生无法镜下取出请求会诊。完成一个急诊CT,耗去半天。终于拿到CT影像,预约手术室再耗半天。病人总算送到手术室,麻醉师因为自己身体不适拒绝麻醉,即使院方出面协调也不行,再次送回病房。从确立手术指征到完成手术,其间花费了整整48小时,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这里做事不能急,急的从来就是把“急脾气”带出国的队友们,急诊手术麻醉师不急,护士不急;手术室随时停水,随时停手术;器械来不及消毒,停手术;没有手术衣,停手术……见识了这之前想象不到的种种停手术的理由。
医疗程序的适应不良,经过一段时间调节,总可以适应。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在这个医院,除去中国和古巴两支公派医疗队,其他的医生均为私聘医生。私聘医生对于中国医生的态度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中国医生的技术可以补充他们的不足。作为志愿者的中国医生没有业务的压力,却拥有更好地技术,无形中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尽管绝大部分的私聘医生能够和中国医生相处融洽,还是有极少数的人选择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幸运的是,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队长、分队长、哈点队员和弗点的战友,从医院层面到私下里,为我们谋求解决的途径,安慰、鼓励我们,帮我们走出那段迷惘的低潮期。
处在这么一个有爱的集体里是幸福的,而如果这个集体是坚强有力的,那就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吧!公主玛丽娜医院一口腔外科当地患者因左侧腮腺蜂窝织炎,切开引流术后2天,颈部出现巨大血肿,压迫气管。当时患者的呼吸窘迫已非常明显,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院方见患者病情不宜转院,本院医生也束手无策,故向中国援博医疗队提出进行抢救性手术请求。医疗队陈烈平队长立即指示我队员发挥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分队长方闻医生带队,心血管外科林波医生、普外科陈惠忠医生、耳鼻喉科何利勇医生临危受命。我医疗队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发挥扎实的外科基本功,手术顺利成功结束。这是中国援博医疗队在博国的第一次多学科精诚协作的展现,展现了医疗队高超的医技,发扬互助的团队精神,为我们所有队员树立了榜样!
就像医疗队老队员许天文说,医疗队团结起来是很强大的力量,或许某个科室我们的实力差点,但总体我们医疗队的实力还是最强的。有这个集体作为依托,平添许多勇气。玛丽娜公主医院没有完成胸腔镜手术的先例,自然也没有相应配套的气管插管、手术器械。然而胸腔镜手术的优势已是不争的事实。选择合适的病例,将就使用腹腔镜器械,尽管术前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配合、器械的问题,过程中耐心还是几乎消耗殆尽,但最终还是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手术,病人也顺利康复出院。在术后family counseling 时,家属非常满意手术效果,感激地对我说你们中国应该多派一些医生过来帮助我们国家。这个时候他们眼中的我已经不是我本人,而是医疗队的一员,一名来自中国的医生。在这里,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素养,更是医疗队的面貌,所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同时更需注意谨言慎行。
这半年来,队员们始终群策群力,从最初的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在医疗程序、医疗文书上的心得体会,到彼此之间的互相站台,只要队友需要,无论会诊还是手术,随叫随到,完美地体现了医疗队的团队精神。而对我而言,非常感激在我身边的队友和医院的其他同事,队友间的感情早已如兄弟姐妹般,此处不再详述。医院的其他同事,病房的护士在我们进入科室后,就热情地带我们参观病房,在药物车旁一种种介绍常用药物的剂型剂量,告知病房常见表格的摆放及用途;手下的medical officer为了将就我的听力,会放慢语速,选择一些更平常的用词;门诊的护士,会耐心地听完我不流利地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后再转述给病人;别的医生也会传授如何在这个医院更好开展工作的经验……现在,听交班已不像最初那么痛苦、茫然;门诊时间也不再那么难熬;心里也不再那么急躁,遇到紧急的情况,可以有技巧地push一下那些不着急的人,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与同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尽管交流上的困难还是客观存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改观,但努力不能停止,因为某君语,也许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告诫自己凡事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但却要尽最大的努力。
外科病房
期待在博茨瓦纳的下个季节遇见更好的自己。(援非这两年 2015年12月9日 陈劭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