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菁:对接东盟可给福建“两区”建设提供更大平台
新华网福州1月30日电(记者 蒋巧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为福建迎来发展大契机,福建迫切需要“走出去”;东盟地区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有强烈的发展愿望;福建在地缘上与东盟地区相近,且有一定产业对接基础……种种机遇都指向同一个发展需求——加快对接东盟,促进共同发展。昨日,在福建省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政协委员苏文菁建言:加快对接东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经略福建。
事实上,在对接东盟的问题上,福建具有地缘优势、长期交往形成的社会文脉资源优势、相较而言的产业优势等。据统计,东盟国家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近1000万人的祖籍为福建,地缘特色相近,文化趋同。同时,福建产业基础、资金和技术力量有比较优势,而东盟是福建资源型、原料型产品的重要来源,且拥有近6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两方的产业互补性明显。
基于这样的契机,苏文菁认为,福建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施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以此作为“两区”建设的新机遇,让福建有机会在更宏阔的平台上发展。
但遗憾的是,福建以往对接东盟时仍有诸多不足。苏文菁在会上发言时指出,近年来,福建民企“走出去”求发展的例子屡见不鲜,数量也相当大,但整体组织程度却很低。“不仅如此,不少民企对于相关区域的法律法规、投资环境与文化习俗的了解普遍不足,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是恶性竞争。”
为了弥补这个短板,苏文菁指出,要把实施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为福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重要内容,提高对接东盟的战略性地位。同时,在东南亚建设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园区,以东盟区域为重要舞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建设福建在海外的“飞地经济”。“借助这个平台和窗口,也让我们的工业接轨最新的工业4.0。”
在给对接东盟提供智力支持方面,她建议,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大数据库”和服务福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战略的资政智库机构。在“东南亚侨情普查资料”、“福建海洋文化资源”、“闽商产业与企业信息”等工作基础上,建立“大数据库”、“智库机构”,为福建把握“两区”建设历史机遇期,在与东盟区域经贸、文化的深度交流合作中,提供持续的理论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