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大使魏苇:坚持并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06.2014  21:46

  中新社新德里6月11日电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研讨会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中国驻印度大使魏苇在会上表示,虽然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继续坚持并丰富其内涵。

  1954年6月,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先后会晤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随后发表的两份联合声明正式提出,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共同举办,邀请两国数十位外交专家参会讨论,议题包括中印关系、地区和平与稳定等。

  魏苇大使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奠定了理论基础。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与60年前大不一样的时代,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继续践行、丰富和发展这些原则。”魏苇说。

  魏苇表示,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不结盟立场,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应该尊重并保护各个国家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路径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保护人权或人道主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

  魏苇还说,在经济领域,我们也应该努力实现和平共存、平等参与、公平竞争,互利共赢。“中国、印度和缅甸是山水相连的邻居,我们有着相似的历史,都曾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受害者。今天,我们面临着共同的使命去发展经济,让人民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德里大学教授玛德乎·巴拉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几十年来已成为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对于解决国际争端具有宝贵的精神意义。

  (中新社记者 符永康)

【责任编辑:林少斌】【值班编辑:林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