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乡村文明之花当有“活”水源泉
近年来,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快奋进步伐,然而仍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俗,严重阻碍着我国农村社会向前发展。对此,全国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破除陈规陋习的“良策”。提倡节约新风,不搞大操大办;号召村民讲卫生,共同维护乡村美好环境;发展文化,借助文化活动宣传文明新风尚。各地通过遏制农村陋习工作的推进,奋力开创文明乡村建设新局面,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幸福新生活。(6月15日中国文明网)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一幕幕清新宜人、欢歌笑语的农村新气象扑面而来、令人振奋,然而改变农村陋俗恶习,依然任重道远。笔者以为,要建好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从“活”字入手,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洗涤一切乡风民俗的尘垢,浇灌出农民更美好的新生活。
观念变“活”,是促进乡风文明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近年来,广大农村大力推行婚事新办、丧事减半等移风易俗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倡树文明新风,增强了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观念“活”了,广大农民的品位和素质也提升了,赌博、迷信等传统习俗这里销声匿迹,“争做文明村民,共建美好家园”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配套变“活”,是促进乡风文明的保障。“脏乱差”曾经是许多农村最真实的写照,而随着“美丽乡村,清洁家园”行动的大力开展,农村环境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大投入完善乡村环卫设施、建立健全环卫从业人员队伍,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公约等措施,彻底扮靓村容村貌。在整洁靓丽的人居环境中,农民逐步养成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沐浴着乡风文明“清风”不断成长。
文化变“活”,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途径。根据现代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村民运动会、农民文艺晚会、民谣传唱等活动,吸引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在村民中建立各类协会、建设文化礼堂,定期组织诸如“好媳妇”、“好婆婆”之类的评选活动,让文明之风渗透到每一户、每一人。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浸润文化的熏陶,受到文明的洗礼。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愿文明之花开遍中国乡村,引领文明新风入脑入心,撑起科学、健康、文明的人间春天。
(涵江区委文明办 朱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