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成芈姝媵妾,算是嫁给秦王了吗?什么是媵妾?
《芈月传》中,媵女(ying)这个词多次出现,芈月的母亲向氏本是莒姬的滕(ying)侍,而后,芈月也作为姐姐的芈姝的滕侍一同嫁到秦国,那么芈月传中的媵侍、媵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们代表着什么样的特殊身份?
《芈月传》里,芈月是作为芈姝(刘涛饰演)媵侍的身份入宫的。那这媵侍又是个啥东东呢?
“滕”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婚姻制度,王族或是贵族在娶妻时,要有其他女子一同跟随正妻一起嫁到夫家。规格较高的是亲姐妹同嫁一人(如芈月和芈姝),规格中等的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带领同宗族的一个或几个女子同嫁,规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如大反派玳瑁和芈姝)。在“滕”制下跟随正妻嫁到夫家的女孩纸就被叫做媵侍。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芈月差不多就是秦惠文王“充话费送的那个赠品”咯!
“媵侍”为什么会产生呢?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嫁女一家的家族利益。也就是说,如果正妻很不幸的嗝屁了,媵侍就可以顶替正妻的位置,保证娘家和夫家政治联姻的稳固性!
媵侍、媵妾是什么意思
媵,动词,先秦时期汉族婚姻制度的一种风俗,以媵妾随嫁的多妻制婚姻。本意为随嫁,陪送出嫁。后来也可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或者用来称呼姬妾婢女,也有送、相送的意思。
又如:媵婢(陪嫁的婢女);媵从(陪嫁的女子);媵女(指侄娣从嫁者)。亦指以臣仆陪嫁。如:媵臣(古时随嫁的臣仆);媵从(随嫁的臣仆);媵御(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
媵制制度起源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 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