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淡定解大旱 增产增收省事又可持续

21.08.2014  18:15

  面对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河南、辽宁两省一些地方农作物受灾严重,凸显水利设施短板,但大旱必然有农灾吗?未必。在走向现代农业的今天,尤其如此。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些地方虽然缺水也非常严重,但田里绿油油一片,俨然一副风调雨顺的样子。秘诀在哪里?

   节水灌溉效果明显,大旱之年增产增收

  虽然旱情严重,但记者在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董天龙村的500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中看到,一人多高的玉米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去年建好的节水灌溉工程,今年帮上了大忙,增产增收毫无悬念。”村支书高根树信心十足。在田间道路两侧,每隔七八十米就有一口机井。水管都埋藏在地里,纵横每隔12米,就有一个露出地面十几厘米高的喷头,浇灌粮田。

  “我们已经浇了三次地。”长葛市古桥乡农业中心主任李会东说,“以前浇一亩地要用五六十方水,现在只要25方水左右。今年,没有实行节水灌溉的地方粗放浇灌农田一两次后,机井水位明显下降,甚至干涸;而节水灌溉区,即使浇灌三四次,还有水可灌。

  “河南现在主要采取4种节水灌溉方式,喷灌是其中节水程度较高的一种。最普遍的是对渠道进行防渗技术改造。还有一种是用管道代替明渠,直接由管道分水口分水进入田间沟畦,或是在分水口处连接一个软管,将水流入沟畦,提高用水效率。微灌技术比喷灌技术更节水,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直接将水输送到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河南省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杨汴通说。

  辽宁省彰武县满堂红镇大板村沙家屯的种植大户田晓宇使用了类似方法,面对今年旱情,同样非常淡定。老田今年种植了300多亩玉米、高粱和花生,虽然现在是旱情最严重的时期,可他每天只是到田间地头转一转。老田将玉米地里面的塑料薄膜撕开给记者看,一个黑色的软质塑料管紧贴着玉米植株,每隔五厘米左右塑料管上就有一个针孔大小的出水口。“薄膜还能防止水分蒸发。”老田说。

   既省事又可持续,我国农业用水节水潜力大

  据辽宁省彰武县水利局王铁副局长介绍,节水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跟大水漫灌相比,滴灌的节水率超过40%,而且每次灌溉保持时间延长了3倍。滴灌还能将肥料和营养物质一起灌溉到农田。

  在彰武县兴隆山镇赵家村,记者正好碰上该镇党委书记宁宇光带着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师在一个泵站帮助农民安装抗旱设施。“以前许多老百姓还有些顾虑,经历了这次旱情,不少老百姓看到节水设施既省事又能保产量,纷纷来要求政府技术指导。

  “2013年我们专门做了个实验,后经农业部门测产,实施滴灌的地块玉米产量比未实施地块每亩增产430斤,以目前玉米价格计算,去掉投入的200元,农民还可以每亩增加收入净效益230元,而每亩地却节约用水80立方米。一旦遇到大旱之年,保证农民稳产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宁宇光说。

  “节水灌溉既可以减轻农民种地负担,又可以节省渠道和畦埂的占地,扩大种植面积,还可以促进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程传兴说,“用有限的水浇最多的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节水潜力巨大。据专家测算,通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在灌区小麦和水稻生产上具有节水360亿立方米的潜力,这也增加一定的灌溉面积,从而增加产量;在干旱地区,如果能够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也具有一定的水资源潜力。

   建设涉多部门配套,需要政府多关注帮投入

  节水设施贵吗?“节水灌溉工程的劣势就是投入大,工期长,需要电力、市政、农业等多个部门配套建设。”河南省长葛市水利局工程科科长赵学军说。

  河南省农田水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黄喜良说:“未来农业节水重点应重视发展管道输水和低压节能型喷头;防渗渠道将逐步被管道化所取代;滴灌这种新型节水技术与地面滴灌相比,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工程建设需要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开发、发改、财政、扶贫、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共同完成。”这还需要政府多关注、帮扶。

  宁宇光说,当地滴灌工程的水井及水泵等设施都是国家出资,老百姓要掏的钱只是铺设地膜、滴灌带的费用,每亩地约为200元。据王铁介绍,自2011年开始实施省滴灌节水工程,采取省、市、县投入大头,农民投入一小部分的方式,如今彰武县建设滴灌设施的土地达72.3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以上。

  在鼓励节水农业发展的机制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经济与环境研究室副主任于法稳同时提醒,需要将节水农业更多应用于粮食生产,从而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链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迅速发展:

  上世纪50—60年代,积极修复被战乱破坏的灌溉工程,努力发动群众修建了大量塘坝和小型引水工程。在50年代末期以后,修建了一大批中大型水库和灌区,我国大部分的中大型水库和大型灌区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建设并在日后逐渐发挥效益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水利建设一度陷入停顿。1991年以后,我国加大了农业和水利投入,农田灌溉工程恢复、结构调整,管理上有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