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天空 农耕的味道

04.02.2015  16:57

立春一日 百草回芽

   题解:2015年2月4日11时58分,立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立春的确定来自传统的天文历法,大约公历2月4日左右。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对于有生命的人与万物来说,没有比春天的到来更欣喜的了。

 

   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古人曾这样描述:“城南靡靡度阡陌,疏柳掩映连枯荷,清台突兀出天半,金光耀日如新磨。”沧海桑田,难道他们就是这样来测量时间和光阴的吗?

 

   从天文学上来看,立春意味春天的到来。但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 按气候划季来说,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清明”节气入春,华北地区“春分”节气入春,长江中下游地区“惊蛰”前后入春,西南地区“雨水”节气入春,只有华南地区“立春”节气可以作为春天的开始。

 

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段。古人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可以看出立春的气候特征,严冬虽已过去,但其威力并未消失殆尽,乍暖还寒。

陈欢 摄影

   前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中间五日,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苏醒过来并开始蠢蠢而动。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如玉片般的碎冰。

 

   植物的发芽、开花,动物的始鸣、迁徙……都与气候息息相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细腻的灵魂才能触摸到大自然这些悄然纤微的变化。

 

   “花开有时,花落有序。”大自然的物种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谙大地、作物与四季的轮回,而对于今天行色匆匆的人们,那许是一段回不去的时光。

 

春日至农事始 鸡未鸣 耕者起

   “凡农之道,候之为宝。”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也。人与自然因节令而和谐。“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若不耕种,秋天又如何收获。这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与希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图片库

   立春后气温回升,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备耕春耕。北方地区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兴修水利,开始做好春耕准备。在温润的南方多地,人们紧抓“冷尾暖头”及时下种。

 

   立春时节天气过暖并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因为此时气候过暖,麦苗会提前返青。但乍暖还寒的天气、以及随后可能出现的“倒春寒”会让返青的幼苗遭遇冻害,停止生长或者死亡。

 

人不知春草知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北宋诗人张栻一则《立春偶成》,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草木皆知春已到,难道人会一点都不感知吗?

   宋代画家马远的《梅石溪凫图》(上图为局部)中,“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无限生趣跃然绢素。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溪塘一角已表现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专家侯英雨从气候角度分析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作用

 

   俗话说“看天吃饭”,这“”,除了天气,应该还包含节气。重视“”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春种秋收,稼穑艰辛。在长期的看“”过程中,人们总结了许多耕作经验,其中“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把握天时的时间尺度

   除了“看天吃饭”,还有“看天管理”。种植农业的生产必须准确把握天时,古人从实践中总结了这一规律性的认识。二十四节气从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变化给人们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周期时间表,它确定了太阳直射地球的轨迹变化,这就使农业生产可以从总体上掌握天时与季节,各地再根据当地地理位置和当季天气情况确定生产种植时间。

 

较为准确的气候预测

   气候预测和指导属于现代社会都较难以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但古人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天文关系预测年度循环的气候变化,这无疑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创造。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来讲,既可认为是气候概率的总结归纳,也具有气候预测功能,其中气温和降水概率的预测对指导农业生产意义尤其重大。

 

气象要素成命名依据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敏锐地抓住了气温、降水和日照三个关键的气象要素,并将其写进节气之中。

 

   反映气温的节气有立春、立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立冬、小寒、大寒9个。它们反映了不同季节开始于气温的变化。有统计认为,其中立春、立冬、立夏对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天的气温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反映降水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它们大部分在春播和秋播季节,强调水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雨水节气表示降雨开始和雨量开始增多等含义。在这些节气中,白露、寒露和霜降是降水现象,但温度的意义也很重要,也可以作为表示降温程度的节气。

 

   反映日照的节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秋分反映了日照时间与夜间时间一般长,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冬至最短,春分、秋分之间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候。

 

   另外,还有四个节气,“惊蛰”“芒种”“清明”“小满”是反映物候和其他农事的,其实这些物候与农事活动的变化,也是与气温、降水和日照等要素密切相关的。

 

渐行渐远的古老歌谣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正渐渐远去,但作为一种农业遗产,其文化意义正在不断凸显。尽管现在一些农事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一些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生产,人们可以实现在温室、大棚等条件下对其温度湿度调控。但人工控制毕竟还是小范围的、要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的,相对于大面积的露天和农田种植生产,节气还是非常重要和适用的,人们在土地上的栽植还是要看“”管理的。

 

   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的确影响着节气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形成已两千多年,它是根据黄河流域当时的气候情况确立的。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的确有了与当时当地气候不完全吻合的状况。比如说气候变暖后,在小麦播种上,古时北方“秋分”节气种麦,但现在就显得早了,因而差不多成了“寒露”种麦。但整体来讲,基本情况没有什么变化的,二十四节气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