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背后的文明更需传承

16.06.2020  17:50

  传统节日的意义与魅力,我想不仅仅在于节日的一些形式与习俗,更在于它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文明的传承就是其中之一。

  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这是我们一提起这些节日随口就能说出来的,也因此每临近节日这些食物就会被商家店铺醒目位置,甚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然而,伴随着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大家似乎觉得过节吃一些相应的食物就是在过节了,换而言之,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故而节日气氛看似浓厚,其实繁华的背后,节日真正的内涵和意义在渐渐流失。 所以我想说: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经济如何崛起,我们都应该守住传统文化,传承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传承节日的家庭和睦,心怀感恩的精神力量。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期盼节日,不为别的,只为回家吃一口,吃一餐,吃那熟悉的味道,感受心底最温柔的情。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家里有人在期待你的归来,有人在为你的归来精心准备,只为看到你,看到你吃的满足,幸福,看到彼此的温暖,彼此的幸福洋溢。我们是彼此的牵挂,为彼此而努力着。为此我们的心里总会多一份心怀感恩,感恩于家人的牵挂,感恩家人的付出,感恩拥有的一切。而这一份感恩也总会潜意识地回馈给身边的人,回馈给这个社会。

  传承节日的尊老敬贤,心怀崇敬的精神力量。我们知道重阳节是敬老节,所以当节日临近我们总是会想到家里老人,总想着给他们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总想着节日给他们捎去一份礼物,总想着回去陪他们吃一顿饭,而这正是节日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明传承。我们应当心怀崇敬,敬长者的付出,也当敬先贤的榜样力量。比如端午,屈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粽子,而是他那“伏清白以死直兮”的勇敢,“宁溘死以流亡兮”的坚定。当我们心怀崇敬,方能从中汲取最可贵的东西。

  传承节日的民俗艺术,心怀谦恭的精神力量。节日也向我们展示了民间艺术的精彩纷呈。春联、年画、窗花、红灯笼等等,展示的是装饰的艺术;锣鼓小戏、大鼓凉伞、舞龙舞狮,展示的是舞曲艺术。或以形色感染人,或以声响动作愉悦人心。不一定是养成白雪,但也不影响其展示艺术的特色,美可以是多层次的,只要我们心怀谦恭,不断发现,不断完善,不断丰富,那么我们民族艺术何愁不璀璨饱满。

  节日,在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贴近生活,时时处处无不在潜移默化。因此,带着古老文明印记的节日,不应停留在形式上,而应从精神文化层面去传承渗透。 (漳州文明网 龙海市程溪中学 郑炎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