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应该怎么吃 提醒:只吃蔬菜和水果不科学

17.02.2016  11:48

  本报讯 春节假期热热闹闹地过了,尽管重新回归规律的生活,但假期中连续的大鱼大肉,让不少上班族的肠胃受到伤害。“这都是因为饮食不节制、休息不好、饮酒过多等原因造成。”昨日,南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许国城告诉记者,每年春节,胃肠疾病患者的人数都在持续上升。

  节间吃得丰富,节后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呢?许多人认为节间吃了太多肉,因此节后只吃蔬菜和水果用来“刮油”,实际上是不正确的,要注意科学饮食。南平市第一医院营养科主任张致娴表示,肉类是蛋白质来源,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后,在人体内只存在四个小时,人体需要每天摄入肉类来维持蛋白质。而人体内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可储备的,如需“刮油”,应当减少饮食中的米饭和油的摄入量。

  节后正处初春,不少市民为了促进肠胃消化功能,会加大笋的食用量,张致娴表示,这也是不可取的。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笋类营养价值很低,吃多了会造成胃部不适,应当适可而止。而野菜这种“野味十足”的食品,也被认为是低营养物质。

  另外,有的市民节后煲汤只喝汤不吃肉,张致娴认为这也是不正确的。“汤是没有营养的,煲汤要连肉一起吃才能吸取营养。”张致娴说,在我国广东地区流行的煲汤是汤与肉一起吃,煮了很久的肉,蛋白质链打开,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具备营养。这样的做法与不少市民的煲汤理念不同,万万不可为了减去春节期间的腰间肥肉,而放弃摄入肉类,否则只会越减越肥,减去健康和寿命。应当注意各种物质的均衡摄入,保证营养。(李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