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与中国科技教育圆桌论坛昨日举行

17.06.2017  14:09
  • 船政与中国科技教育圆桌论坛昨日举行。

      福州新闻网6月1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坚/文 杨勇/摄)昨日下午举行的“船政与中国科技教育圆桌论坛”,因资深教授与新锐研究者在热烈的讨论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成果,而被论坛学术主持人、曾参加多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的台湾大学教授王远义称为“质量一届比一届高”。

      论坛上,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张智炜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外商业贸易的历史传统,其中郑和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和平发展的精神,不是西方帝国主义式或殖民主义式的掠夺,要正视中国历史传统,用符合中国历史现实的条件,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他认为,从船政局到江南制造局或者轮船招商局,都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但清末民初国家力量薄弱、陷入军阀割据等分裂之局面,这一切反映了现代化必须要在国家统一与国家能力足够的基础上方能实现。


  • 青年学者在发言。

      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陈雪丽建议,以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推动福州船政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可以吸引一定数量新创的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聚现实空间,通过整合创业和创意资源,吸引创意产品或创意投资的需求方和供应方使用该空间,在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同时,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她建议,结合文史研究馆、船政学堂、跨媒体网络平台业者等,提供可进行政产学合作的关联企业,有计划地规划相关系列主题,创造更多资源与机会,促进产业、政府、学术界合作,发挥知识共享、集群效应,并能联合行动等,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扶持成立更多青创实训就业平台等。

      陈雪丽的建议得到知名评论员、军事专家李杰的赞赏,“文化传播一定要讲究多平台并举”。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郁志荣认为,传承船政文化精神,大力推进21世纪丝绸之路建设意义很大。在他看来,日本也享受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福利,比如连云港到阿拉木图的列车提速后,货运时间缩短了一半,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 陈俊昇在发言。


  • 郁志荣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