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清单发布 一类致癌物苯并芘常在烤肉中检出

08.12.2017  02:19
致癌物清单发布 一类致癌物苯并芘常在烤肉中检出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 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刘伟程 黄煜)冬季到了,香喷喷的烤肉、特别下饭的咸鱼更多地出现在部分市民的餐桌上。不过,这些食物还是少吃为好。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份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致癌物清单,包括多个种类致癌物重要成分,以及相关联的常见食品。其中烤肉、咸鱼等上榜了。

   一类致癌物苯并芘常在烤肉中检出

   此次致癌物清单共分为四类。其中一类致癌物,指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

  一些常见于餐桌上的食物或含有一类致癌物。比如,咸鱼,常检出亚硝酸胺类化合物;隔夜菜,常检出亚硝酸盐;很多市民爱吃的烤肉,常检出苯并芘;酒类,常检出乙醇;被镉污染的水和食物,检出镉及镉化合物。

  常常吃海鲜的市民要注意,未经煮熟煮透的螺类、鱼类,可能含有华支睾吸虫。这种虫子这次也上榜了。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副所长邱涵说, 这种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会引起胆管发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疾病。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它们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另外,发霉的花生、自榨花生油是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重灾区。槟榔里含有的槟榔素、雄黄酒里含有的砷及无机砷化合物,也被列为一类致癌物。

  二类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证据不明确的物质。比如丙烯酰胺,食物高温处理时容易产生,在薯条、薯片、油条中易检出;黄樟素,常在发霉的生姜中检出;4-甲基咪唑,常在酱油和可乐中检出;黄曲霉毒素M1,常在吃了被霉菌污染的饲料的牛所产的牛奶中检出。

   常见致癌物的食物 并非吃了就会得癌

  专家提醒,致癌物和食物要区别看待,不能混淆,如何选用这些食品,市民可根据自身的需要作出理性的判断。

  邱涵说,有的致癌物是在食品加工储存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以咸鱼为例,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的咸鱼,在脱水的过程中会生成亚硝酸盐。隔夜菜是因 为储存过程较长,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烤肉则是在烤制加工中容易产生苯并芘,长期吃烤肉、烧烤类食物,直肠癌和结肠癌风险比普通人高。

  “这些食品有健康风险,但是与致癌没有必然联系。”邱涵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分类的依据并不是谁致癌的能力更强,而是致癌的证据确凿程 度。级别越高,只能说明它致癌的证据越明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列表上的食物就一定会患上癌症,完全不吃就一定幸免。总体来说,癌症的发生是遗传、生活 方式、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过,邱涵提醒市民,从预防的角度看,应注意某些食物的摄入量。研究表明,比如槟榔,吃得越频繁,嚼的时间越长,颊、舌部位癌变的比例明显增加;烤肉,偶尔吃一点可以,但不建议长期大量吃;咸鱼爱好者最好也不要过多摄入;酒友们少喝酒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