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已成为岩城空气主要污染物

18.09.2015  11:53

  9月16日是第21个“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联合国大会于1995年1月23日通过决议,设立这一纪念日。臭氧在高空形成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屏障,但在地面,是大气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臭氧被称为“在天成佛,在地成魔”。

  “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至50千米的高空。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市环境监测站陈站长介绍,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严重的空洞,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会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陈站长说,在地面,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但超标的臭氧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坏东西”,强烈刺激呼吸道,造成肺功能改变,引起气道反应和气道炎症增加、哮喘加重等。因此,臭氧浓度也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春夏、秋冬交替时,我们常常发现臭氧是龙岩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例如今年5月、6月及7月的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

   那空气中的臭氧是如何形成的?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石油化工、汽车等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会生成臭氧。”陈站长表示,室内室外喷漆、装修时有机物的挥发也同样会产生。

  因此,在保护臭氧层的同时也要减少空气中臭氧的产生。陈站长呼吁广大市民,购买产品要带有“爱护臭氧层”或“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减少使用以氯氟烃(为发泡剂所制成的纸和塑胶产品);尽量减少使用冷、暖气机,节约用电,合理地处理废旧冰箱和电器,养成每天少开一会汽车,天热时空调调高1℃;.多使用淋浴等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