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峰会”谈自贸试验区:冲破旧机制 确立新规则
新华网福州1月10日电(见习记者 蒋巧玲)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也随之进入新阶段。当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沿海地区陆续“开花”,它将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果子”备受关注。第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家峰会分论坛——《开放 自贸区建设与海西发展》探讨了这个问题。
论坛嘉宾们表示,自贸试验区建设意味着中国将从规则的“参与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并慢慢从传统制度中走出来,在一个更开放的制度里,为更多企业和投资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发展模式。
角色转变:
新华都商学院教授、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说,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与发展,意味着中国将发生角色转变。
“过去我们遵守国际游戏规则,是‘参与者’,现在我们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走出去。”邱晓华说。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步伐下,资源将实现全球化配置,生产和销售也将进一步全球化,中国要走出去,适应新形势,就要主动制定自己的“新规则”。
犹记得,2001年中国加入WTO,举国欢腾。“加入WTO的那一年,我国的GDP是10万亿元,2012年, GDP接近52万亿元。别的不说,自由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新华都商学院教授、TPG(德泰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黄辉说,加入WTO的中国只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参与者,而在自贸试验区建设里,中国即将成为经济游戏的制定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引导下,黄辉认为,“更多奇迹可能被创造”。
对此,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教授林伯强则强调,角色的转变激发了无限的潜能,也可能带来重重困难。“比如我们现在正在遭遇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在接下来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可能会碰到更多问题,要做好准备。”林伯强认为,在这些问题上,政府还可以做得更好。
机制创新:
让贸易冲破制度的“铁丝网”
在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锦志看来,没有冲破旧有制度的“铁丝网”,贸易很难实现自由。
如他所言,自贸试验区建设必将带来制度的创新。在中国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之前,以往的贸易有一套规则,但是,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刀阔斧地进行,这种机制将被打破。“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一种‘打破边界’的建设,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机制都和以往不一样。”北京亿玛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柯细兴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如是说。
“比如,现在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告诉你那些是不能做的,除此之外都可以做;而以往的管理模式是,所有的制度都在告约束你,哪些是可以做的,除此之外都不能做。这就是一种创新。”新华都商学院教授、TPG(德泰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黄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