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战略的中国智慧
新华网堪培拉12月24日电 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日前生效,成为中国自贸战略的最新成就。回首以往,中国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已达14个,涉及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战略稳步推进;展望未来,国务院刚刚颁布《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宏大战略。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遇阻、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塑,各国都在另辟蹊径,积极开展双边和地区性自贸谈判,全球自贸区数量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立足本国实际,提出这一自贸战略,体现出进取又包容的中国智慧。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自贸战略首先服务于国内改革目标,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
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中国下一步正在推进多个双边和多边自贸区谈判,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中国—挪威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和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区等。此外,中国还在推进中国—新加坡自贸区升级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谈判。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东盟10国及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领导人共同出席RCEP领导人联合声明发布仪式,对RCEP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表示欢迎。RCEP成员国人口约占全球人口一半,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额和吸引外资接近全球三分之一,是当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是我国参与的成员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自贸区谈判。
此外,去年北京APEC会议做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的重大决定,批准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
从双边自贸协定到中日韩自贸区,从RCEP到FTAAP,结合最新出台的《意见》,中国自贸战略越发清晰。
作为我国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以来的首个战略性、综合性文件,《意见》对我国自贸区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是,加快现有自贸区谈判进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提升已有自贸区的自由化水平,积极推动与我国周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区,使我国与自由贸易伙伴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或超过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水平;中长期目标是,形成包括邻近国家和地区、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辐射五大洲重要国家的全球自贸区网络,使我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实现自由化和便利化。
基于这样的目标设定,中国自贸战略形成了周边、“一带一路”和全球三个层次,即加快构建周边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这“三步走”。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世贸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中国仍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并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持开放态度。
正如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所言,亚太地区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谈判的自贸协定,包括TPP,均是为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为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开放的自贸战略,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