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自贸区揭牌一周年 带你体验“平潭速度”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揭牌。继自贸区之风刮入岚岛后,一波优惠政策紧接而来,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创新、外商投资政策的逐步放宽、市场监管的不断强化……平潭不断创造新速度,扩大对外开放,释放市场活力,各个领域次第开花,闻香而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登临岚岛,平潭再次成为世界各地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一大热土。
商事登记改革创“三个全国之最”
“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就领到营业执照,省去来回跑的时间,实在太便捷了。”日前,在福州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李银腾,带着初审后的26份的材料,到平潭办理企业登记手续。当天10点半到达办证营业厅、整理材料,11点开始在窗口办理,不到半小时便领到了营业执照,这让李银腾惊讶不已。
近年来,历经“证照统发”、“一照三码”、“一照一码”三次大提速,在各项配套改革措施的激励下,拥有自贸试验区“创新高地”和综合实验区“政策洼地”两区功能叠加优势的平潭,形成了“六个一”的审批服务模式(即“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证一码、一章审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创造了商事登记“三个全国之最”——全国审批时限最短、办理环节最精简、前置条件最少的地区。
在实行“六个一”审批模式后,办理时限由原来的平均46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3个工作小时内办结,办理环节由过去的6个部门31个环节精简为如今的行政审批局1个部门3个环节,企业设立需要前置审批也由227项缩减为6类9项。
为了保证3小时办结,开启“六个一”服务模式,平潭采取了多项全国率先改革措施。
2015年2月5日,我区取消原先需历时5日的名称预先核准环节,正式实施商事主体名称自主查重、自主选用。申请人通过商事主体名称自助查重申报信息系统,足不出户即可进行自助查重、自主选择、自负其责,解决了申请人多次往返窗口选用名称的问题。
2015年3月16日,我区实行联络地址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商事主体住所登记手续,对所经营的项目无需或暂不需经营场所的商事主体,只需提供联络地址,就可完成注册登记。
据统计,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至2016年4月11日,平潭片区新增企业3037家,同比增长475%,注册资本1090.26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其中,内资2736家,注册资本917.04亿元;外资301家,注册资本173.24亿元(包括台资248家,注册资本26.7亿元)。
放宽外资准入 外商投资创新高
随着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客商选择在平潭投资兴业。
来自台湾的孟宪霆就是其中一个。来自台湾金门的孟宪霆,年仅27岁,高二那年来到福州读书,随后考上厦门大学。随着对大陆逐步深入的了解,孟宪霆坚定了留在大陆发展的决心,并接手了父母创立的两岸金桥(福建)就业培训机构,以两岸就业交流为契机,推进两岸同胞的融合。由于看好平潭“实验区+自贸区”的双区叠加政策,2015年他毅然决定进驻平潭台湾创业园,将机构带进平潭。
“在平潭,除了有台湾创业园的场地支持外,还有政府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强力支持,这些都是平潭独特的优势。”孟宪霆说。
在吸引外资方面,平潭在全省率先推广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对外资企业设立所需材料实行“一口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制度和“一照一码”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推广,极大方便了客商投资,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事成本,有效激发外商的投资热情。
台资独资的“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落户,开展海峡两岸人才招聘、台湾大学生创业培训与创业孵化等业务;台资企业“丰源(平潭)有限公司”已在平潭片区注册,从事种子经营等相关业务;外商投资旅行社、商业保理公司、演出场所经营企业等纷纷入驻平潭。据统计,截至4月11日,平潭片区累计注册外资企业440家。其中,自贸区揭牌以来新增外资企业301家,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
设置 “黑名单” 创新与监管并行
作为“闽台合作的窗口”,开放市场、吸引外资企业入驻是平潭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这是平潭对于商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定位与手段。
改革以来,平潭的“宽进”门槛逐渐放低。但“宽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企业存在漏洞、信用信息以及服务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的情况,政府的负担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加重了事中事后的监管任务,监管力度以及监管方式等都要做出改变。
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平潭已经做好应对之策。
2014年,平潭先行先试探索参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外商投资程序,自贸区揭牌以来即执行省发改委出台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的备案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和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把依法合规经营的主体责任回归到外资企业自身。同时,强化了信用监管,加强了市场主体信息公开,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
除了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黄良希介绍,目前所有市场主体都需按时上报年报,市场监管局将根据年报情况和抽检情况,给企业评定“良好”、“守信”、“失信”和“严重失信”四个等级。“同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平台,问题企业将被列入‘异常名录’,并有针对性地按比率定期检查。”黄良希表示,被列入“异常名录”的企业,其银行贷款及发展均会受限。
亮点
3个小时,只要3个小时就可以办好营业执照!”18日16时许,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18号窗口前,平潭一家中介服务公司工作人员林苗正在帮客户办理企业登记注册。窗口核对、递交材料、填表签字,大约半小时的时间,手续就办理完毕了。林苗随即背包离开,等待次日清晨前来领证。
自商事登记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后,3小时的“平潭速度”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都轻松了不少。
立等可取 3小时即可办好证
作为中介服务公司的职员,林苗的日常工作就是“跑大厅”,为客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营业执照等业务。工作两年多,林苗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越来越好做了,程序越来越便利了。
“以前办理企业注册登记,要把工商、质检、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统统跑过去,有时候还不止跑一趟,起码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林苗说,现在,只要在网上填表预审,根据线上线下指导进行规范操作,再将审核通过的材料拿到行政服务窗口提交,3个小时内就可以办结取证,“真是平潭速度”。
这让林苗感慨的“平潭速度”来源于我区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自2015年5月4日以来,平潭推出了一站式服务的商事主体设立审批“六个一”服务模式,即“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照一码、一章审批、印章即刻、立等可取”,将商事主体的设立登记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小时以内,再次刷新“平潭速度”。
见证变革 两岸企业齐点赞
对于以前办照的“痛苦经历”,福建平潭海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薛斌记忆犹深。薛斌还记得,2002年成立公司时,当时所有的证件都是他一手操办。营业执照、公章、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为了办妥这些证件,前后7个月的时间,薛斌穿梭于部门之间几乎跑断腿。“记得当时办理营业执照、公章、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手续就像是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一样。”薛斌说。
2014年7月,薛斌的公司又投资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当时正赶上平潭商事制度改革,推广“三证统发”。在根据要求递交了相关材料后,5天的时间里,薛斌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次改革我真是喜出望外,省时又省钱”。
今年年初,由于看好自贸区范围内企业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薛斌选择变更公司的注册地址,“落户”平潭自贸试验区澳前园区。得知商事登记制度进一步改革,刷出3小时“平潭速度”,薛斌非常高兴,“现在,平潭政策越来越优,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相信我的企业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给“平潭速度”点赞的,不仅是本地企业家,还有不少台商。
作为平潭2013年底试行商事制度改革的首家受益企业,丰辰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清德感触颇多。这位从台湾到平潭生活创业16年的台商薛清德,深知此前注册登记的困难重重,2014年注册公司时,他仅用两天时间就把公司执照办好了。“我知道现在已加速到3小时内办好,相信未来会吸引更多台商过来。”薛清德说。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