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脉诊验孕约战”为何应者寥寥?

13.10.2014  13:53

   非常评

  微博名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发起了对中医“脉诊验孕”的挑战。10月11日,阿宝再次通过微博发表对“脉诊验孕”的声明,称“挑战赛”的资金问题已解决,同时继续广发“英雄帖”,希望更多中医参与。目前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应战。

   脉诊验孕”的挑战议题不严谨

  我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毕业,十多年来,从我接触的中医教材,乃至中医学院院派中医,或者是民间中医,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提倡“脉诊验孕”观点的,更没有听谁说,摸脉可以辨别男女。中医学只是提出,孕妇的脉象多为滑脉为主,具有参考意义,而不是决定意义。所以,发起挑战者只是根据电视剧虚构编撰的“摸脉有喜”作为靶子,发起这种论争,本来就是不严谨的。

  约战者称,自己输了不但输5万元,还将“终身不称中医为伪科学”。也就是说,如果赢了的话,他将继续扛“中医为伪科学”的大旗。作为中医学人士,谁愿意和“”自己,极度不尊重自己职业的西医同行竞技分享经验呢?并且,这种约战更像是一场赌博,经济筹码越压越大,还有比输了就要接受“中医是伪科学”说法更大的筹码吗?参战的中医,顶着巨大压力赢的结果只不过是别人以后不说中医坏话,一旦输了将承担将整个中医行业抹黑的骂名,这种极度不公平的比赛,当然吸引不来中医高手们参加。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中医不可能靠脉诊验孕,因为这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这是比较主流的看法。脉诊验孕也并非不能讨论交流,但一定要和中医是否伪科学直接挂钩起来,这种讨论的功利性将是不可承受之重,就好比因为一件小事全盘否定掉一个人的意义。想想,如果中医真被定性定义为伪科学,还有继续进行讨论交流技艺的意义吗?

  中医是不是科学?哪部分是科学,哪部分不是?并非不能讨论与分享观点。但如果一开始就是一种盖棺论定的气场和态度,只会吓跑持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士。如果“阿宝”们把这种应者寥寥当成自己绝对性的胜利,那也是自欺欺人的胜利。吴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