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脉搏:中国“放权减法”中的两道“加法题”

14.08.2014  14:36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务院日前发出公告,再次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作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排在第一位的任务,官方今年以来持续在简政放权上做文章,希望通过政府的“放手”换取市场的“活力”。

不过,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政府与市场之间一直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为了避免“行政”和“市场”换岗过程中出现监管真空导致各种乱象,官方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也适时开启了一些加法题,希望以此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强化透明:信息公示机制提速建设

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政府管控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准入机制的行政审批,扎起篱笆,将问题企业挡在市场之外。

不过,2014年初,官方通过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大幅清理和压缩工商登记现有前置审批事项。

放权的红利迅速释放,在改革启动后的头四个月里,中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同比增速分别为72.1%、65.1%和82.5%。

但一些监管上的难题也随之出现。“一元”公司和超长出资年限的“天价公司”在各地出现,还有一些企业利用新规,在拿到营业执照后不办理行业许可,直接开始违规经营。这些公司极容易给消费者、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面对“放权”后出现的监管真空,官方并没有重回行政干预老路的打算,而是致力于通过增加透明度,让市场各方面拥有作出判断所需要的充足信息,在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建立了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会议还要求,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

信息的充分披露,将有助于市场机制更快填补行政干预消失后的监管空白。

护航竞争:反垄断调查渐成常态

除了放宽行业准入,政府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还体现在放松价格管制,让市场决定价格。

2014年上半年,中国放开了种子、低价药品、铁路运输、电信服务等多领域的26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不过,要让价格成为合理配置资源的指挥棒,除了确保市场信息充分,还必须确保价格在竞争的环境下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方面,市场本身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经营者出于逐利动机,往往会倾向于利用甚至放大这些缺陷,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也可能会失去进一步技术进步的动力,而倾向于利用这种优势地位,排挤其他竞争对手,制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

因此,中国官方在强化简政放权的同时,也加强了反垄断执法,维护竞争持续。

从三星等六家液晶面板商、到茅台五粮液;从奶粉企业到眼镜生产商;从通信领域到如今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出手日趋频繁。随着官方对价格管控的持续放松,反垄断执法料逐渐成为常态,为市场机制护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