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的干部免职不能成为应付舆论的手段

24.06.2014  19:07

  20日,贵溪市白田乡兰田村黄源坞村小组3名小学生意外落水,一名学生获救,二名学生失踪。后有网友爆料称,救援现场有干部为避免趟水叫同事背其过河。经查,被背干部为贵溪市政府办副主任王军华,目前已被免职,引发热议。(6月23日 新华网)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背上”的干部王军华被免职了。虽然贵溪相关部门积极迅速的处理态度值得肯定,但近年来以免职为代表的问责有被滥用趋势,问责已经成为应对舆论的一种手段,几乎所有犯事官员都会被免职,然而高调问责之后往往后续追责杳无音讯,免职官员100%悄然复出,公众已经不愿也不敢再相信了。同时,为解舆论压力而随意免职问责,已然破坏了我国用人制度的严肃性,这同样值得重视。

  免职,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无惩罚性的含义。由此看来,免职根本就不是一种处分,更像是一些单位玩文字游戏,用“免职”来让犯错误的官员轻松过关。所以对犯错误的干部,不应该是免职而是撤职。就王军华事件而言,本身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根据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小,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问责就行了。在笔者看来,这种应对舆论似的“免职”通告其实就是为王军华复出埋下伏笔。

  因此,笔者建议政府部门处理涉及机关的公共事件时,不能简单地对直接责任人、特别是将相关责任人免职了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勇于直面公众关注的问题,凡是公众关心、涉及并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都要及时回应。同时,政府要学会和媒体打交道,要主动回应媒体关切,善于运用媒体引导社情民意。

【责任编辑:邱陵】【值班编辑: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