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尽早发现肺癌?早筛是关键 术后上肢要做操

17.05.2016  12:17

  福州新闻网5月1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朱丹华)上周五,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携手中医科、康复科等肺部肿瘤中心的多学科医生,围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中医调理和术后康复等问题,举办健康交流讲座。

   男子吸烟十年 27岁被查出患肺癌

  胸外科医生陈文树博士在会上介绍,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统计,肺癌在所有男性的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十年前,约有75%的肺癌患者初诊时病情已处于晚期,而今,肺癌I期患者术后10年的生存率可达92%,可见,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如何尽早发现肺部肿瘤,陈文树博士说,可每年体检一次,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胸部X光和CT。CT能发现2毫米~3毫米以下的肺部结节,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引起肺癌的高危影响因素有:吸烟史、职业史(金属制造业、矿产业等)、患癌史、肺癌家族史、肺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结核)、烟雾接触史(被动吸烟等)。

  高危风险组包括:年龄55岁~74岁、吸烟史≥3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连续吸烟的年数)、戒烟<15年;或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建议高危组人群,每年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

  省立医院胸外科接诊过最年轻的肺癌患者,只有27岁,是一名有十年烟龄的男电焊工。他因受凉咳嗽入院,被查出患周围型肺癌中期。不过,不少肺癌患者没有吸烟史,在早中期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中发现肺部长有小结节,经手术切除病灶后送病理检验,方才确诊为恶性肿瘤。陈文树医生说,该科室接诊过一名患过肺结核的人,查出患有肺部疤痕癌。

   患者术后可吃龟鳖 上肢要常做操锻炼

  外科手术是诊断肺部小结节的“金标准”,目前已经从传统的开胸手术,发展为单操作孔的微创手术。中医科林桐峰主任医师在讲座上提醒肺癌术后患者,术后应当不吃或是少吃“发物”,即牛羊肉、母猪肉、鸡肉、蟹黄、虾、无鳞鱼等,应吃百合、山药、菱角食品等,荤类宜吃龟、鳖、贝壳类等“闲懒”物种。

  医生还提醒,肺癌患者术后两个月,患侧肩膀与手臂关节要常做抱头、扩胸、背手、运手、拍胸击背、摸对侧耳等操锻炼。肺癌患者的康复期较长,参加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周锻炼1次至4次,步行、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