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厦门样本”走转改 讲好厦门故事

05.04.2016  16:53

  厦门日报讯 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深改办组织的“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聚焦领先全国的厦门样本系列报道今日正式推出,这是厦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闻媒体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厦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一次重要使命担当。必将为进一步树立厦门良好形象,提振干部群众士气,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近年来,厦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窗口”“试验田”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自贸片区建设,推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中,大胆先行先试,锐意开拓进取,创造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多规合一”、“一照一码”、“分级诊疗”、社区建设、基层文化创新等一个个在全国具有“首创”“率先”和“代表性”的改革亮点,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厦门样本”。厦门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生动实践,不仅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也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秉笔直书、记录历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既是一次全面展示厦门改革发展成效的重大宣传战役,也是新闻媒体锤炼队伍、提升素质的重要契机。我们要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打好这一次宣传战役,关键是要真正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放低身段“抓活鱼”,真正俯下身沉下心,扎实深入基层一线,身临改革现场,挖掘典型、提炼亮点,探寻总结厦门在深化改革中摸索出的新经验。站位要高,视野要宽,跳出厦门看厦门,善于把厦门放在全国大背景下加以审视和考察,找准厦门的定位和坐标,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方式方法,不仅内容、载体和形式要新,推动媒体融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覆盖。表达方式、叙述风格也要新,善于用人民群众喜爱的语言和方式加以呈现,认真讲好厦门故事,为厦门全面深化改革鼓与呼。

   推进“多规合一” 创新城市治理

  步入三楼的“‘多规合一’建设综合服务厅”,只见这里设置了两排共30余个业务窗口。整个服务大厅的人并不多,等候区的两排座椅几乎全都空着。与过去不同的是,这里的窗口不是简单地按照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设置的,而是按照建设项目的审批阶段跨部门设立的。

  “以前每个窗口都排着很长的队伍,因为按照过去的审批流程,项目的每个阶段、每个部门都要递送材料,一个窗口要跑好几遍,来回审批”。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了黄华昌,他是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来为一个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黄华昌说,多规合一平台建立前后,对代建单位来说,申报审批工作变化巨大。以施工图审核阶段为例,过去串联审批时一个项目要准备的施工图材料足有十几公斤重,装到大袋子里,要两个壮小伙来抬。现在实行并联审批后,只要提交一份材料就可以了,材料的总量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审批效率大大提升了,过去一个项目走完所有前期审批流程,顺利的话也要大半年,现在全部流程走完只要三四个月。

  厦门“多规合一”最大亮点在于通过“一张蓝图”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市“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协调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秀荣介绍,2014年6月,厦门启动“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工作,2015年新流程全面运行。作为市委、市政府集中对外的审批服务窗口,市行政服务中心以项目业主需求为导向,着眼于跨部门业务的整体优化,构建建设项目审批新流程,实现了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各审批部门网上并联协同审批,审批信息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

  “改革改到了痛处,并联协同审批倒逼部门主动放掉该放的权,但又要积极管好该管的事”,市规划院副院长谢英挺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规合一”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审批流程从方便管理部门转变为方便申报者,真正实现了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多规合一”工作还处在播种、育苗的阶段,而在厦门,这项工作已经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厦门共有852个项目按新的审批流程在“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和建设审批信息管理系统上运行。厦门的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25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3%,超额完成投资2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高出全国10.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