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京津冀一体化 生态率先突破

16.03.2017  16:35
   中国绿色时报3月16日报道(记者 王钰 张一诺 张兴国)  2017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3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继续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或接受采访,或提交建议,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首都功能发挥的问题,而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存在较大差距。将北京能转移支撑河北和天津发展的非首都功能转移出去,能为北京生态建设腾出更多空间,同时支援周边省市发展,最终在三地形成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
  “京津冀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将之进行全局考虑,这是一个新的角度、更大的视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金星说,发展为了民生,最普惠的发展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当前,北京人口资源矛盾突出,由此引发了交通拥堵、资源环境超负荷等“大城市病”。
  “要跳出北京看北京。”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蔡奇说,“破解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要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这个‘牛鼻子’,要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更大的空间来解决问题,这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治本之策。”
  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也在加速推进,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蔡奇表示,副中心将与廊坊北三县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
  此外,北京今年将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河北境内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4万亩京津保造林绿化任务。
  今年,“推动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环境准入机制,建立完善河流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被写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发展又要绿色,天津将努力在产业、交通、环境3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河北是京津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建设京津冀生态支撑区80%以上的生态建设任务都在河北。3年来,河北省累计完成造林1546万亩,林业生态率先突破取得了较好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河北将继续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围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突破,代表、委员们建议,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建立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
  尹伟伦说,生态建设是长周期的工作,要着重把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建设的蓝图绘制好,确保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同时,研究如何提升北京周边森林的生态质量,利用城区拆迁腾退的空间建设成片森林,大力提升生态功能。
  今年两会期间,河北代表团提交建议,提出在国家层面加快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有关部委出台相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同时,推进河北与天津加快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河北与北京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对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补助标准。
  “京津冀处在同一个自然区域、同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应该协调联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祁万利说。他同时建议,尽快启动京冀水环境生态补偿,建立潮河、白河流域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近年来,京津冀在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但这些双边的生态补偿措施还不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参事包景岭建议,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法,在京津冀区域建立系统、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制度,同时确定生态补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补偿资金的筹集、使用等相关具体事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士祥建议,财税部门与京津冀三地共同研究制定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牵头设置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搬迁特别是承接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副部长沈瑾建议,尽快建立京津冀水源涵养协同机制,确定京津冀水源涵养保护区范围及其生态红线区,强化水源涵养的生态保护措施,探索基于流域生态和用水制度的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