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发重力 尽心力

13.10.2016  18:46
  “陈法官,真为难您了,您这是第四次来给我送钱了,要不是您促成案件执行和解,真不知道我这一大笔医药费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日前,福建省福清市的申请执行人何某激动地握住福清市人民法院法官陈卫东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破解执行难关乎司法权威,关乎诚信建设。近年来,福清法院以打通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结合实际,强化执行措施,聚合力,发重力,尽心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今年1至9月,福清法院已执结案件2451件,执行到位金额2.1亿元。

  聚合力 立体曝光不含糊

  9月23日早上8点,福清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小王一如往常地坐到了办公桌前。点开福清法院微信公众号,一条名为“刚子”的微信私信出现在小王眼前:“昨天微信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上有我的名字,亲戚朋友一直打电话问我,给我造成很大的困扰,急求解决办法!

  小王在耐心地回复了私信人的问题后,也在心里惊叹名单公布的威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经公布,就被广泛转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被执行人失信赖账的问题,福清法院坚持 “四个注重”,构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布平台,形成立体曝光威慑机制。注重全媒体公开,既在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公布,又在报刊、电视、公告栏、微博、微信等全方位、立体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注重多形式展现,积极与电视台合作,共同策划、协助拍摄制作惩治“老赖”等多档节目宣传执行举措;注重常态化纳入,以纳入是常态,不纳入是例外,对应纳入名单库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对拟不纳入的进行严格审批;注重全过程互动,利用12368执行信息短信平台,积极与当事人进行短信交流,告知案件受理情况、分案情况等,今年上半年共收复短信1327条,百分百回复,沟通率达100%。

  据介绍,福清法院至今已公布了9期900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促成79名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1728万元。

  发重力 惩戒“老赖”不手软

  “法官,我就是想着能赖着晚点还,早知道后果这么严重,我肯定会还钱的。”8月26日,福清法院对高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鉴于高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判决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高某在得知这个判决结果后,也为自己之前拒不还款的行为感到后悔不已。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有实际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都和高某有一样的想法,能拖就拖。为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福清法院坚持出重拳,确保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尽早实现。一方面加快完善“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建设,与公安、工商、国土、住建等相关协作单位协调设立司法协助专窗,专人协助法院执行工作,高效便捷、快速地协助法院查询被执行人基本信息、财产情况。今年前三季度福清法院共查封厂房、房产、车辆、机器设备近416宗,并对查封、评估、拍卖、变卖进程予以提速。另一方面依据上级法院安排部署,福清法院与淘宝网合作,入驻其司法拍卖平台,大大提高了涉案财产处置的变现速度。据了解,福清法院上半年共发布司法拍卖标的31件次,成交18件,成交金额达1900余万元,为当事人节省拍卖佣金达62万元。

  同时,福清法院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坚持分散行动和集中行动相结合,平时各执行组开展小规模、零星的拘传、拘留行动,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统一拘传、拘留行动,以扩大执行威慑力和社会影响力。

  尽心力 司法救助不缺失

  “太感谢您了,法官,我这一家老小就指望着这些钱过年了。”当福清法院执行局林法官将3000元的司法救助款送到福清城区的陈依伯手上时,陈依伯感动得潸然泪下,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着泪水。

  几年前,游某交通肇事导致陈依伯伤残,但游某在刑满释放后,离家出走、不知去向,游某名下又没有适宜财产可供执行。残疾的陈依伯拿不到赔偿款,再加上术后每月的医疗费用支出,使陈依伯生活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福清法院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已经连续6年向他发放司法救助款了,这为他缓解了不少经济压力,也给了他不少心理安慰。

  福清法院在破解执行难过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对在执行过程中,因客观原因导致暂时无法得到赔偿款的困难群众,福清法院每年都会为他们发放司法救助款,彰显人文关怀,让司法温暖直达民心。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福清法院已连续8年开展春节期间集中救助活动。今年该院已对73个困难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救助,发放救助款共计58.4万元。

  同时,福清法院十分重视事后的回访工作,每年定期到经济困难当事人的家中走访慰问,并向他们征集对法院工作的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拓宽多方救助渠道,依法依规给予符合条件的当事人适当救助,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维护司法权威。”该院院长李杰如是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