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促区域合作

09.02.2015  17:57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泉州2月9日电 (记者 孙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值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之中,不断增加的人口迁徙、频繁的贸易往来、资本的流动、气候变化等很多变化因素,使国与国之间相互的依存度更高,并不断寻求合作机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白桦9日在福建泉州如是说。

  当天,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说明会暨“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筹备会议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召开。

  参加会议的白桦认为,在这样的合作新格局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将直接参与进来,打造出一个互联互通、南南合作机制框架下的共享城市开发经验的平台。“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海陆丝绸之路项目非常感兴趣,也很荣幸能参与这次会议。

  自2013年9月中国领导人向有关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通过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及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有关机构和城市联络沟通,在多年参与丝绸之路区域合作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设立“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的构想。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姚申洪表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即在联合国多边合作框架下,成立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支持国内外相关城市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互联互通,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考虑成立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支持地方企业参与区域合作。

  说明会上,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开发计划署、工业发展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各相关机构驻华代表,世界旅游组织官员,中国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代表等,就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合作项目和发起成立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等议题各抒己见。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进一步打开了大门,进入到经济的融合和区域经济合作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负责人阿加尼指出,通过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基础设施紧密相连,重新振兴海陆丝绸之路,这样的想法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推动可持续包容的经济发展,可谓不谋而合。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南南合作处副处长王伟说,设立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推动相关区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透露,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项目包括建设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及工商理事会,完善推广绿色工业园区发展导则,建立绿色丝绸之路原产地标识,以及推动设立海陆丝绸之路“数字”联盟等多项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