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一新的现代农业

25.11.2014  17:04

说起现代农业,大家可能会想到节水灌溉、大棚蔬菜、循环养殖这些技术,如今这些都不算新鲜事了。依靠科技支撑,一些更前沿的技术开始在我省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这是平潭海边的一片木麻黄树林,从长势就可以看出这里风沙的威力,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地方,拔地而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钢构玻璃蔬菜大棚。大棚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但沙化的土壤怎么种菜呢?秘密就在这一个个育苗床里。 (高杨标 福建欣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前传统的放在地上,根会发黄,会断掉,会烂了,现在你看它们每个根都非常好。为什么不烂根呢?我们设计的这个玻璃,一个它是干净的,还有一个它的水是循环的。) ]  水从育苗床的一头流入,另一头流出,当传感器检测到水分不足时,还能自动补水。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所占用的空间,只有普通育苗法的十分之一。 (高杨标 福建欣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做的是双向22层,它非常节约空间,还有我们把中间利用来种金线莲。考虑到我们底下也花不了多少钱,干嘛不搞一个鱼塘放在这边,就形成一个立体循环,充分把所有空间都利用了。) 菜苗没土可以生长,鱼儿离海走进工厂,   一种养殖业新模式出现,让海产品养殖不再局限于沿海。 这是厦门海沧工业区里的一家企业,一排排长方形的玻璃钢水槽里养着大量海水鱼。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海水是从附近的养殖海域抽来的,运到工厂时,要经过杀菌消毒处理。 (  林永南 厦门新颖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养殖完了以后,养殖槽里有残饵啊,有粪便啊, 这些经过水泡完以后,会产生不利的细菌, 所以我们要循环到生物滤桶里面,再进行过滤处理 ,处理完以后再循环到养殖系统里再进行养殖。) 传统的池塘养鱼,1吨水只能养10公斤鱼,而这种工厂化循环水的养殖方法,1吨水可以养80公斤到100公斤,养殖密度大大提高。一个养殖周期,企业的一个车间就可以供应20吨的鱼。 (  林永南 厦门新颖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它不怕自然的灾害,比如说台风,还有比如说像赤潮。) 除了安全,这套系统还可以控制水温,做到了全年全天候的无差别养殖。 (  江毅海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渔业处处长:今后福建现代渔业的发展,整个思路叫"离岸、登陆",将工程技术、装备技术,还有监控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推进水产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养殖模式。)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