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破传统GDP考核体系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或许过不了多久,各地官员在谈到地方政绩时就不再一味罗列出GDP数字,而是列出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绿色GDP数字。
政绩考核,绿色导向。随着《福建方案》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落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正逐步成为政绩观的新常态。
打破传统GDP考核体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施政行为。”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坦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走的却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特别是以传统GDP为核心的政绩评估与考核制度,虽极大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但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十分严重。
“绿色发展应成为新的指挥棒。”王金南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指挥棒的指向明确了对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必将是既看产出增加,又看消耗降低;既看产业效益,又看环境权益;既看经济数字,又看生态发展;既看发展速度,又看发展质量。
他认为,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但也面临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压力,产业结构不够优,现有资源环境制度难以适应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绿色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有待完善,责任约束有待强化。因此,必须建立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改变传统GDP考核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将福建省的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新动能。”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也是绿色发展评价导向的实践区。《福建方案》明确,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加快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五大评价体系,确保政策落地
针对《福建方案》提出的开展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将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体系”等五大“紧箍圈”来落实,王金南表示高度认可。他说,五大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同时兼顾差别化考核,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更显公平公正。
他同时认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全面记录当期各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评估当期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是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检验器”。
“领导干部离任,要审‘生态账’。这意味着今后,领导干部执政期间如果所辖地区发生严重生态污染问题,即使离任也将承担责任。”王金南说,《福建方案》提出的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加快建立绿色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进一步发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GDP是一匹向前奔走的马,GEP就是缰绳。有了缰绳,马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行进,让GDP的增长不再任性。”王金南高度赞赏《福建方案》提出的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将有力引导地方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非常值得期待”。
据了解,根据《福建方案》,今年福建省将在长乐市、晋江市、永安市和长汀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在莆田市和闽清县、仙游县、光泽县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同时启动在沿海的厦门市和山区的武夷山市开展GEP核算试点。2017年,福建省将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向全社会公开评价结果。(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