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考古重启重大发现 完整唐五代城墙现身
唐五代城墙基槽遗迹。
11月13日讯 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遗址考古发掘工作8月份重启至今,记者昨天获悉,此次考古发掘发现两处重要遗迹,复原了唐五代王审知筑罗城的过程,专家对此给予很高评价。
木构护岸遗迹出土
2011年11月,本报率先报道文儒坊西段(通湖路)工地西北侧考古发掘出唐五代时期城墙遗址的消息。此后,考古发掘工作暂停,现场被回填保护起来。今年6月,本报报道了该地块建遗址博物馆的消息。8月中旬,省市考古队再次进场联合考古。昨天记者来到考古现场,只见遗址博物馆工地的东南角挖出一个200平方米的大坑,坑内分南、北两个探方,探方上面覆盖着塑料布。由于雨天积水,地面泥泞,考古工作昨天暂停。
为什么此次考古重启?据省博物院考古队员陈玭博士介绍,此次是在2011年发掘的唐五代城墙基础上,往东延伸过来,想了解城墙延伸情况和分布范围。上次还发现了宋代房基(宋街)。
此次考古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在南边探方中,发掘出唐五代的木构护岸遗迹。掀开考古现场塑料布一角,记者看到一个十字形的木架子,铺在坡岸上。十字架由一根3米多长的长木头和一根约1.2米的短木头构成,还有两根竖木桩插在土里,固定住十字架,组成一组木构护岸结构。虽年代久远,木构护岸仍保存完整。“因为怕这些出土的木头被晒干、淋烂,所以要盖上塑料布防雨防晒。”陈玭介绍说。目前已发掘出七八组十字形护岸结构,沿着河岸,呈东西向排列,“东西两头可能还有这种木构护岸结构”。
共3页 1 2 3
莲瓣纹瓦当。
陈玭介绍说,这里原先有河,木构护岸的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至于该护岸是保护安泰河的河岸,还是唐五代建城墙之前的基础设施,目前还难以判断,其年代肯定早于唐五代的城墙。从现有考古资料看,之前国内只在浙江钱氏捍海塘发现相似木构护岸结构。但钱氏的结构更复杂,做得更结实,因为它要应对钱塘江大潮,但二者基本结构都一样。这种木构护岸南方才有,文儒坊这个算是第二例发现。
完整唐五代城墙
及墙基现身
第二个重要发现是,在北边探方中,唐五代时期的城墙及墙基遗迹被完整发掘出来。该遗迹上部被残高1米多的宋代建筑砖墙破坏(建在唐五代城墙上),自地面而下是:夯土筑成的唐五代罗城城墙墙体,残高15厘米至19厘米;压在城墙下的墙基(也叫基槽,目前已挖到3.2米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基槽。在基槽部分,考古人员挖了一块凹下去的探沟,长、宽、深分别为10米、2米、3.2米。揭开塑料布,记者看到探沟内壁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一层木头、一层石头……木头层与石头层交错分布。基槽部分还未挖完。
“这就是基槽,夯土层很清楚。”陈玭比划说,因为这里是河边,唐五代时在淤泥地上建城墙,要采取加固措施,就是铺一层木头再铺一层石头,基槽起的作用就是盖房子打房基用的,理论上城墙多长,基槽就有多长,基槽的走向与城墙一样,都是东西走向。
这处遗址的完整揭露,为后人复原了唐五代王审知筑罗城的过程:就是先挖沟(挖基槽),然后用木头、石头交错填起来,再夯土,筑成墙基,最后再盖城墙。罗城废弃后,宋代还有人在这里活动。2011年,该工地上挖掘出的宋代街巷(房基)就证明了这一点。此次考古发现,印证了《闽都别记》上记载的王审知建罗城,将北方的夯筑方法也带到福州。
木构护岸遗迹。
印有钱币的钱纹砖。
还出土一些
唐宋时期文物
由于地处河边,目前此处未出土多少完整的东西,挖出了瓦片、少量瓷器等文物,包括在唐五代地层中出土了“威武军”字样的唐五代城墙砖、唐五代钱纹砖、唐五代兽面瓦当;在宋代地层出土了宋代莲瓣纹瓦当、宋代青瓷瓶、宋代青白瓷碗形灯等文物。钱纹是唐五代砖典型的花纹,此钱纹砖的规格为40厘米×23厘米×7厘米,两侧均烧制3枚钱纹,重约30斤,为城墙砖。“威武军”字样的唐五代城墙砖,与文献上记载的闽王王审知是武威军节度使的身份相吻合。
专家呼吁保护
并展示珍贵遗迹
据悉,省文物局近日组织专家对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考古遗址举行论证会,专家组认为2011年和今年两次发掘遗迹之间相互印证,对了解福州自唐以来城池的建设与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对此次发掘的两处遗址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考古现场遗迹显现丰富,保存良好,护岸遗址、南方夯土城墙做法等许多遗迹极为珍贵,希望考古继续挖掘下去,并与2011年的考古发掘结合起来,希望能保护宋代房基、唐五代罗城城墙等遗迹并进行展示。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