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人”欧潭生:把闽都文化“挖出来”说给你听

09.03.2017  10:34

   【人物名片】

  欧潭生,男,1945年3月13日出生于闽北建阳, 籍贯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湖边村.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任馆长,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擅长新石器至商周秦汉考古。

  1963年,欧潭生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8年北大毕业后,他先后在河南部队和农村锻炼。1972年分配到商城县高中教书;1976年调到河南信阳地区文化局工作,先后任文物科长、地区文管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1988年调回福建省博物馆,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高评委定为文博研究馆员,2000年3月任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馆长,2005年退休,转任闽江学院考古学教授。2006年被福建省政府特聘为省文史馆馆员。2013年任福建师大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导师、民盟福建省委老龄委副主任、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欧潭生

  从2014年4月29日他在福州日报刊登的名为《学者研究发现唐甘棠港在福州,推论“海丝”起点》文章起,他坚守“阵地”,为捍卫福州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历史地位鼓与呼。

  他就是欧潭生。日前,在鼓楼南后街郎官巷,记者首次见到了欧老师。一副黑框墨镜、一顶圆帽,一个分外时尚的老头站在你面前。与他外形一样吸引眼球的还有他洪亮的嗓音。

  他说:考古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不宜艺术夸张,希望这期专访突出学术、尊重知识、简洁明了。生怕记者忘记,他还发了微信再提醒一遍。一个做事执着、严谨的老考古工作者形象完全展露眼前。但欧老的自我评价却是:乐观、豪爽。他笑到,他有与众不同的业余爱好——各种业余晚会节目主持人和北大校友及其子女婚礼司仪或证婚人,观众常评价他:幽默、大方、典雅、喜庆。

  执着是他给人最深的印象,2005年从昙石山博物馆首任馆长岗位退休后,他义无反顾地冲在闽都文化历史研究前头。作为考古工作者,过去他经常拿铲子往地下挖;现在他还在“”,不过是通过媒体、论文、为嘉宾讲解,他用自己的方式把闽都文化精髓一点点“挖出来”,说给更多人听。

   考证唐甘棠港在福州 

  力证福州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起点

  2014年4月29日,媒体报道了欧潭生的研究结果:唐甘棠港在福州,福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此观点一出,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各种质疑声扑来。

  事情源于2014年3月底福州的一场关于甘棠港的研讨会,唤起了欧潭生的兴趣:一千多年前的闽国甘棠港是世界东方巨港,诸多文献有记载。若能证明甘棠港在福州,即能证明福州进行海外贸易的历史远早于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

  当时“连江说”“琅岐说”等众说纷纭。“早前的沉船考古发掘中,就已经发现黄岐周边海底暗礁林立。”他首先排除了黄岐说。随后他又从研究《三山志》 入手,发现两处硬伤,“其一,《三山志》载:西晋“严高迁城”曾请郭璞看风水,据考当年郭璞才六岁;其二,《三山志》载:闽越国冶城在屏山一带。1996年考古发掘新店古城有战国和汉初城墙遗迹,应是闽越王无诸修筑的冶城。”据此他否定了“福安说”。

  最后欧潭生在闽王祠唐天佑三年王审知在位时皇帝《恩赐瑯琊郡王德政碑》中找到答案。碑文中描述王审知开辟的甘棠港:“闽越之境,江海通津...途经巨浸,山号黄崎……赐名其水为甘棠港”。

  他逐字推敲。“港为一条水道,不是现代含义中的港口、码头。碑文所指“闽越之境”甘棠港位于“江海通津”,意为闽江与大海的交通要道,即主航道。这条水道“途经巨浸,山号黄崎”。浸字,他说应为大水、沼泽、浅滩。联系到下一句“山号黄崎”,就是浅滩上有座黄崎山。当时,“”字尚未普遍运用,“山上有鸟谓之岛”,他认为这里山应为岛。“途经巨浸”就是“途经巨岛”。

  他再顺势推论道:闽江口最大岛屿是琅岐,而清代《闽县乡土志》称琅岐是闽江入海口“巨岛”。况且,宋代王象之所著的《舆地纪胜》中,有“甘棠港在闽县,旧名黄崎港”等的论述,而琅岐原名“黄崎”的说法,他已从《八闽通志》、明弘治《长乐县志》和民国23年的地图得到佐证。

  从此,欧潭生坚定地认为:福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并不断为之鼓与呼:2016年12月24日,他再次在福州晚报刊登了名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起点——福州闽越东冶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