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福州”郑子端 讲述福州过年习俗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新年”,一般从腊月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春节习俗很多,每个地方也不一样,福州的过年习俗是怎样的呢?来听听“老福州”、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的说法。
“金匮玉函藏济世,南山北海祝长生”,走进“老福州”郑老先生的家,一副出自郑老亲笔书写的春联别有韵味。郑老说:“因为自己出生中医世家,所以这一副春联依然透露出‘医生济助世人,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的寓意。郑老说,在三坊七巷,古时大户人家大多为“面阔三间、进深七株、三重门”。“三重门中间一个门,称插屏门,一般不开,只有春节,或喜庆时才开。通常大家在跨过一重门的时候,会发现门上雕刻着‘福、禄、喜’的图案。”
郑子端手写春联 郑子端供图郑老说,除夕,福州人叫着“做岁”。和大江南北千家万户一样,这天是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日子。福州人年夜饭餐桌上的特色美食,通常有佛跳墙、太平燕、荔枝肉、芋泥、年糕。“方言里,年糕也称‘糖粿’,有红白两色年糕,分别放入红糖和白糖而制成,福州人还会加入花生、红枣提味。年糕一般用荷叶围托,蒸好的年糕散发着荷叶糯米的清香,寓意着年年升高。有的还会吃芥菜饭,意思教育下一代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通常还会蒸一笼‘隔年饭’,上面放上一个柑橘,放着留大年初一吃,寓意年年有饭吃!”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顿早餐,也有着特殊的寓意。在福州通常是吃太平面了。“因为福建靠海,不少人靠海谋生,太平面里必放两个鸭蛋。“鸭蛋”谐音“压浪”,希望出海平平安安。初一早上吃太平面还有讲究,大人们往往要一遍遍交代小孩们要先吃面、吃肉,最后再喝汤。若是到别人家做客吃主人请的太平面时,应该只吃一个鸭蛋,将另一个鸭蛋完整地留给主人,这是一种礼节,表示“大家都太平”。随后,一早便要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放完鞭炮后,就要敲响锣鼓,聚集在客厅向长辈拜年。通常这一天,是不出自己家门去拜年的。长辈们给晚辈分福橘,赠红包,又叫“拜年钱”。
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郑老说,初一不能动扫帚、不能倒垃圾,否则会把财富扫走。大年初二,大人碰上邻居、亲友、同辈,双方长揖、鞠躬送上吉祥话:拜年,拜年,恭喜发财。对于拜年手势,郑老表示,也是有所讲究的:男士左手放在外面,右手放在里面,抱拳作揖,鞠躬;女士则是右手放在外面,左手放在里面。大年初二,在全国都一样,出嫁头一年的女儿则要同女婿回娘家拜年,在福州,父母通常则会给上瓜子和橘子,寓意吉利。
郑老说,福州的年俗还有许许多多,都极讲究好彩头,与大吉大利吻合,希望年轻人多多了解学习,将传统民俗文化继承弘扬下去。(记者 张立庆)
【责任编辑:赵朴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