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启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标准化试点

01.07.2014  11:36

   经济可行”的养老方案

  6月20日下午,62岁的谢朝兰又如往日般来到邵武市晒口社区居委会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打扑克,看看报纸,和相识的老年人聊聊天,直到夜幕降临才离去。

  “近些年来,政府对养老问题越来越关注,但说实话,我总觉得社区给老年人提供的空间还是小了些,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也不是很多。”谢阿姨颇有感触。

  记者来到晒口社区居委会,看到整个办公区域只有200平方米左右,除去计生服务室、综治调解室、服务大厅以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办公室等,供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只有约40平方米左右,内部也只有棋牌桌、乒乓球桌、书报栏等简单陈设。

  “能有这样的活动场所已经不容易了。”居委会主任谢华对此颇为无奈。据其介绍,社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559人,可居委会工作人员总共只有4名,日常还要应付大量社区事务。“因此,平时只能为老年人联系送气、修锁、家电维修等基本生活照料,无法长期、固定地提供较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对于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谢朝兰有自己的看法。她告诉记者,自己患有不少老年人常见病,子女要么忙工作,要么不在身边。所以,“一旦有些状况,就怕没人管”。

  “专门请个保姆照顾,我们也承担不起这费用;去养老院嘛,我可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谢朝兰说,如果社区能建一家为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机构,收费适当些,相信许多老人都会接受。

  晒口街道辖区是邵武的老工业基地,老年人数量多,街道通过前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发现,有谢阿姨这样想法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新建一个集生活照料、配餐就餐、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于一体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十分必要,也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最‘经济可行’的方案。”晒口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学伟表示。

  目前,街道正启动建设一个建筑面积为1013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投资230万元,能辐射周边5个社区共1.2万多人口,预计下半年可开工建设。而让黄主任感到高兴的是,如今该中心已被列入首批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试点。

  “由于项目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养老机构,因此收费相对低廉。”黄学伟说。

   为老人打造社区之家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76万,占总人口的12.61%。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539万,约占总人口的14.16%。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219个,设有日间照料室2965个。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省各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普遍存在建设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内容简单等问题。

  去年底,省发改委对我省16个县市42个社区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闽北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社区平均人口576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40人,但每个社区仅有服务人员5.7人,八成以上还是兼职。被调查社区的老年人照料中心平均建筑面积153平方米,仅为规范面积的三成多,且近三成为租赁场地。另外,每个中心平均服务老人115人,仅占社区老人的18%。其中,能提供膳食服务占34%,平均日间床位数仅为3.5张。

  从实地调查看,现有中心提供的养老服务均为低水平、低层次、非专业性。

  鉴于此,日 前我省印发了《2014-2015年福建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试点建设方案》。根据方案,首批将按规范标准试点建设29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首批试点将按国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如规定在建筑面积方面,以人口为标准设定最小值。如规定服务人口在0.5万-1万人的,最小不得低于580平方米;社区人口1万—1.5万人,则最低不少于750平方米……另外,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生活服务、康复保健、娱乐及辅助用房。

  资金方面,省发改委将按照建设规模标准、项目造价标准,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其他县分别给予投资补助,如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最高补助比例将达80%;各县(市、区)将负责落实项目建设用地,通过财政奖补、盘活资产、企业捐助等多渠道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硬件建好后,软件如何跟上?对此,省发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将鼓励各地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通过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借社会之力,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的社区之家。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