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需“赡养” 更需“善养”
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来衡量老年人的幸福感。
根据我们的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老年人的内心归属期盼,中国养老的主要阵地是家庭,那么老年人的养老责任便主要是由子女承担,能够让老年人感到晚年幸福的也是来自家庭的和睦与温暖。
但是,单看“重阳节”,这是我们诸多传统节日中最为“朴素”的一个。没有满街的庆祝广告,没有提前一周、两周的宣传预热,更没有商家因为这个节日而做各种促销,城市的夜晚也不会因为这个节日变得特别热闹。它在家庭中的地位更是远不及在单位、社区、村镇等公共机构的地位,很少有家庭会郑重其事地聚在一起为家中的老人庆祝这个节日,相反,有许多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独守在家,他们是“留守老人”。
最近听了一个演讲印象颇深,题目是《凋零的老兵》,由《新周刊》创建人孙冕自述自己关注抗战老兵现状并为之奔走的一些经历及感受。在他的自述中,大多数抗战老兵晚年生活凄苦孤独,有的老兵生活在三面通风的草棚里,有的老兵与孙辈同住由于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而时常遭受白眼,甚至还有一个老兵在过世之后在殡仪馆中停放了14天,儿女们没有第一时间安葬老人,而是与志愿者们周旋,想要利用志愿者的善良谋取钱财……一个个让人心痛的事例揭示了抗战老兵这个群体的养老难题,也影射了现今社会的老年人养老现状。
透过这些事例,我们看到老人们的“赡养”出了问题,究其根本,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养老问题上没有形成“善养”意识。
什么是“善养”?“善养”从字面理解即为善于抚养,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为物资“赡养”,主要是指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二为精神“颐养”,陪伴老人,关怀老人,帮助他们排解孤独,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宽慰。
“善养”是内心对老人抚养的渴望的外在体现,没有“善养”的心,“赡养”也流于形式甚至岌岌可危。用“善养”的心“赡养”老人,才是解决养老难题的根本所在。
“善养”是一种态度,是对老人内心的孤独比对物质的渴望更加强烈的理解;“善养”是一种模仿,亦如父母当年对我们的细心关怀与长久陪伴;“善养”是一种感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争分夺秒。
“善养”的主体是家庭,是子女。担起责任,树好家风,陪伴父母,照顾关怀。这样的好家风将会传承,一家一家,一代一代……如此这般,老终将有所依,老终将有所养。(梅列区委文明办供稿 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