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颠簸老人腰椎骨折 医生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

06.11.2015  12:38

  福州新闻网11月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朱丹华)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然而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并没有症状,往往未能及时重视。近日记者走访福建协和医院骨科了解到,临床上有不少中老年患者,都是在后期出现了“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症状,甚至骨折送医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

   患上骨质疏松老人有了“玻璃腰

  据《长沙晚报》报道,前段时间,当地一辆公交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3名坐在后排的老人感觉腰部剧痛,送医检查,他们腰椎都骨折了。

  近日记者走访福建协和医院骨科了解到,在临床上,老人因患骨质疏松导致轻微受力就骨折的病例其实屡见不鲜,经常有老年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发生腰椎骨折,比如提重物、半蹲等。

  “摔倒是大多数患者腰椎骨折的外因,老年人韧带强度不足,很容易摔倒。”该科室主任刘文革说,上述易碎的腰一般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民间俗称“玻璃腰”。多数骨质疏松患者

   早期没有症状

  腰椎、胯骨、腕关节等位置,都是骨质疏松患者易骨折的部位。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室还接诊过多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每卧床一周的骨质流失量,相当于正常人一年的骨质流失量。”刘文革主任医师说。

  据了解,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到晚期时,才会有“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症状,甚至稍稍不慎受力就会骨折,骨折严重者可能致残、致死。临床上,不少骨质疏松患者都是在出现症状或发生骨折后,才去医院就诊的。除了中老年人,骨质疏松还可能缠上年轻人。

   老人驼背或变矮可能骨质疏松

  市民应该如何初步判断自己的骨量是否不足呢?医生表示,如果老人有驼背或身高明显变矮现象,就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此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一般是绝经后的女性或是7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其骨量会快速丢失。继发性骨质疏松,则与内分泌代谢疾病等的影响有关。

  刘文革主任建议,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每年到正规医院检测骨密度。骨量减少可以调整饮食,骨质疏松则要服用药物。在预防方面,30岁以上人群平时要多晒太阳多活动,多摄入含钙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