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老人投资被骗1800万 有人知道真相当场晕倒

27.02.2015  20:11

    本报昨日刊登《骗2亿多,“百银财富”高层卷款跑路》一文后,又接到多位老人的投诉。一家名叫“湖南辉绿矿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企业,在收取了100多人1800多万元的投资款后,集体消失。记者根据这些受害老人提供的信息,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到这个曾经真实存在的“辉绿矿业”公司的确已不知去向。目前,黄浦区警方正在办理此案。

    年利率24%老人口口相传

    2014年7月中旬,早已退休的纪女士在回家途中收到了一张传单,是湖南辉绿矿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募资广告,投资回报率高达24%。如此高的收益率,让手头正好有点钱的纪女士有点动心。她的儿子还没有结婚,夫妻俩准备了多年的一笔钱,需要项目来投资。

    2014年7月30日,纪女士来到位于斜土路768号致远大厦6楼D座的辉绿(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咨询理财投资项目。公司业务员邓某及经理向她介绍称,湖南辉绿矿业有限公司开采矿石,计划从意大利进口相关设备,需要3000万元资金。这3000万元将全部由公司自己募集,年利率24%。

    纪女士回家与丈夫商讨了一番,并且凭借过去多次投资理财的经验,决定先投少量资金试试。

    2014年7月31日,纪女士去了辉绿公司,选择了自认为最保险的可以随时退出的投资方案,填好借贷文书,写好付款票据,在POS机上刷卡付款3万元。次月纪女士如期收到了应获的利息。期间业务员邓某多次上门拜访,送中秋月饼、纪念币。种种迹象让纪女士觉得这家公司还是靠谱的。为了回报业务员邓某的殷勤,纪女士又分两次追加了投资——分别于2014年9月15日投资了100万元,2014年10月8日投资了30万元。

    为了帮邓某完成每月“业绩”,纪女士还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拿出20多万元购买了其产品。由于在募资期间,辉绿矿业都能够按时足额支付高额利息,投资人互相介绍,先后有100多位老年人进入了这个“陷阱”。

    知道上当有老人当场晕倒

    2014年12月1日上午,上完老年大学的王女士在朋友王先生的推荐下,顺路来到位于斜土路768号的“辉绿矿业”,打算咨询理财投资项目,却发现公司大门上挂了锁,里面空无一人。王女士感到有些不对劲,马上打电话告知王先生。这一消息很快就在投资人中间传开了。

    当天下午,就有20多位老人赶赴现场一探究竟。纪女士说:“看到紧闭大门的公司,有人拨打了业务员的电话,发现已是关机状态。因受到惊吓,有老人当场晕倒在地。

    第二天,聚齐的90多位老人决定报警。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经侦支队于2014年12月2日受理此案,随后于2014年12月6日以“上海市黄浦区湖南矿业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正式立案调查,同时在网上通缉湖南辉绿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江南和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彭冬平。据初步统计,有100余人受骗,涉案金额目前累计达1800多万元,其中单个人被骗最大金额为133万元。受骗的老人将所有业务员和公司负责人的电话都给了记者,记者逐一拨打,但没有一个电话能接通。

    实地考察“领导”很粗鲁

    “辉绿矿业”的受害者为此组建了微信群,群里有50多人。受害人王先生告诉记者,王江南等人不仅仅成立了湖南辉绿矿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还宣称有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并且提供了营业执照副本。除此之外,公司还组织过“投资人”去湖南考察他们的矿山。

    王先生回忆说,他们一起去考察的老人有近30人。“他们把我们带到巡头村,说那个公司是他们的,那个矿山也是他们的。还从当地找了个领导来接待我们。

    一同前往巡头村考察矿山的刘女士说,那个当地领导讲话动作很粗鲁,不像一个领导,十有八九是他们请来的“群众演员”。

    不过,那次考察,有些细心的投资人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我们考察的那家矿业公司并没有与湖南辉绿矿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如果我们稍微清醒一点,就能识破这个骗局”。王先生后悔不已。

    后来,“辉绿矿业”公司又组织这群老人去深圳考察所谓的鸡血石项目。在考察的时候,有投资人就指出,鸡血石不是他们投资的项目,并要求公司公开财务情况。为了消除老人们的疑虑,去年九月末,该公司召集老人们成立了“资金监管会”,说是让大家监管公司的运作。而事实上,公司并没有向监管会成员透露公司运营的情况和财务消息,反而还让监管会成员向外人宣传投资项目以及发展新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