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是翻转 更是前行

24.09.2014  19:38

  翻转课堂的课前导学形式由传统的纸质学案变成现今的电子微课,这是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却不是一次简单的“教材搬家”。从学生学习活动来看,微视频的知识呈现具有一定的优势。知——教师清晰讲解,学生可依个性化需求反复观看,知识的构建难度降低;情——教师精心准备,娓娓道来,甚至比课堂上当面的讲解更加生动有趣,仿佛一对一的听讲感受,学生的兴趣增强;意——视频画面简洁清晰,视听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维持注意力,保持持久记忆;行——互联网络提供学生搜索信息、构建认知的广阔天地,互动平台方便生本、生生和师生的多方沟通,学生通过课前的主动探思,从而使其成为课堂真正参与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从目前各地实践的反馈来看,这种新技术和教学手段、资源的运用确实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自信增强,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改善,对学生性格的锻炼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对教师而言,新的教学形式制造了一定的不适感,比如就微课制作而言,其初期成本——不论时间成本还是心理成本都比较大。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李万青老师就在不断探索微课制作的技术和方法。“有些老师要花5个小时录一个5分钟的微课,而我的目标是找到更好的办法,让5分钟的课就在5分钟录好。”他相信技术是人的延伸,“但我们首先应该具有对技术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据介绍,目前互联网、教育部门及企业都创建了很多优质的微课资源,教师应懂得搜索、遴选并加以利用。信息社会,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教师自己怎么能不身先士卒呢?

  我们来看翻转课堂的课中环节,从传统的“教案剧式”的课堂变成了更加随机和活泼的“生成式”课堂,这就需要数字化的教育装备技术来为此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帮助教室提质增效。比如电子白板、Pad、笔记本电脑等显示和移动终端的合理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减轻课堂工作量,使其能够把更多的课堂精力放在对学生引导和与之互动的状态上,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装备和技术同时还要做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即时掌握分析、分享互动、长久保存以及大数据综合处理等。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学科,有些教师对技术也有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教育装备在前期开发中做好充分的一线需求分析,在投产服务中做好切实的用户体验分析,让装备真正地服务教学,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翻转课堂,正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技术天地人和的产物,诚然,其实施有赖于更多的实践探索,其实效有待于更多的实践检验,其形式也可能会有改变,但运用装备技术武装课堂、提质增效的趋势不可能改变。正如一位家长所言,我的孩子3岁就开始使用平板,我无法想象未来的课堂还能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