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后村:竖灯篙送王船申世遗

01.06.2016  10:35
  

 

  翔安区后村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现场 朱毅力 摄 

  状似帐营,高高的灯篙,立在静谧的村子各个角落,古朴的后村村落,增添了别样的异域风情。 

  5月22日,农历四月十六,是翔安新店镇后村人竖灯篙、送王船的日子,流传久远、香飘千年的古老民俗,而今漂洋过海,中国和马来西亚送王船捆绑联合申遗,古老的民俗首次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紧紧维系,写就中马友谊交流新篇章。 

  上午7时,由翔安区委宣传部、翔安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翔安区文联、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新店镇主办的2016年后村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在后村文化广场启动。 

  作为闽南传统民俗文化传承较好的村庄,厦门市翔安区后村的“竖灯篙送王船”习俗独具特色与魅力。遵循古礼祭拜南宋抗金英雄“岳王爷”,独树一帜的灯篙撑出了火树银花,王船“巡山巡海”保佑生民平安……深藏在村庄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正在被激活。 

  翔安后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引来海峡两岸民俗专家的纷纷点赞。 

   底蕴丰厚民俗传统凸显爱国情怀 

  普世传承 携手大马联合申遗 

  后村地处沿海,关于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举办的“贡王”活动,有一段优美的传说。 

  民间传说,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去世后化身为“代天巡狩”的岳府王爷,体察人间善恶,成为民间航海的保护神,受到广大善信者的敬仰和崇拜。 

  翔安的这项“贡王”民俗,分为“请王”和“送王”,“请王”要举行“竖灯篙”。灯篙状似帐营,用五六丈高的木杆竖起,顶端悬挂一盏灯笼,寓意王爷的兵将安营扎寨。 

  后村村民郭建居说,以前灯篙的设置比较简单,上面只挂几盏油灯,白天升旗,晚上升灯。到了20世纪70年代,灯篙改成电灯,灯杆也换成镀锌管之类的材质。灯篙四周系上五彩的三角旗,有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灯泡绣成“”字,或拉成龙形,其间缀以小灯笼。 

  到了晚上,灯光齐明,火树银花,全村各个角落50多枞灯篙,星罗棋布,与月同辉。 

  随后,“王船”扬帆,声势浩荡,各种民俗文化登台献艺,“御前清曲”南音、八音伴奏,高唱岳王将士凯旋,抒发战斗情怀; 

  拍胸舞、腰鼓舞、撞球舞、彩伞舞、车鼓弄、高甲戏、歌仔戏,展现劳动人民喜庆祥和、安居乐业的心情,祝福天下太平,百姓生活美满,安居乐业。 

  借助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节,翔安区全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保家卫国、争当先锋的良好社会氛围,浓浓的民俗风味,荡漾在街头村角、老百姓的心间。 

   民俗保护注入文化内核彰显时代气息  

  翔安区自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的力度越来越大,举办了数届“后村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加大对传统民俗的文化保护力度。 

  没有了吃吃喝喝,多了更加精彩的文艺演出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文化的传承更加富有时代气息,“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区”,把文化因子注入这一著名民俗活动,正是翔安举办这项传统活动的初衷。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活动除了村里推荐的主祭人以外,还首次出现了马来西亚及台湾地区主祭人的身影,展现出海峡两岸一家亲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乡情共联的时代特征。 

  “竖灯篙送王船不仅作为一种文化印记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后村人的心里,也是维系华人华侨的一种特有的乡愁。”在翔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书东看来,举办民俗文化节,就是要深挖社区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文化引领社区的共同缔造,让社区中正面、积极的文化力量来引导居民,推动社区的健康发展。 

  “闽台送王船”最早可追溯到明初,2012年,“闽台送王船”民俗文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无独有偶,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送王船在2013年成为马来西亚的非遗项目,今年2月份开始,厦门和马六甲携手,共同推进中国和马来西亚的送王船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也就此成为中马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渠道。 

  由于打上了“申遗”的印记,2016年后村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了。今年的活动,主办方在原有的传统王醮仪式上,增加了祭拜岳王爷的祭典仪式。据介绍,祭礼是儒家的庙堂之礼,也是儒雅的传统文化之一,此次恢复祭典仪式,遵循古礼,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升华。祭礼同时将完善翔安后村送王船文化捆绑申遗的影像资料,把多年来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仪式的完整性地呈现并保留下来。 

  作为一项古老的民俗文化,这一传统还是面临消亡的危险,懂得这个仪式原始风貌的老人逐渐过世,仪式中一些传统技艺后继无人,送王船仪式的简化或变异也在所难免,因此,呼唤对这一传统技艺保护、发掘和整理,真正恢复其原生态面貌的声音不绝于耳。 

  据介绍,翔安后村“竖灯篙送王船”历史悠久,厦门文史专家卢志明推测说,后村郭氏的先祖可能是南宋末的将士,所以会想到祭拜武穆王。村里老人还说,竖灯篙的习俗让后村平平安安。历史上,倭寇和海盗从海上看到村庄耸入云霄、状似营帐的灯篙,都不敢前来骚扰。  (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