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景兼得 香港财爷欲引进国外美食车揽客
据香港文汇网报道 香港素有“美食之都”美誉,不少游客都慕名而来品尝地道美食。然而,很多港人熟悉的怀旧特色味道近年都逐渐消失。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引入外国美食车的概念,希望让游客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香港的美景,而美食车亦可售卖有本地特色的食物,如牛杂、鱼蛋等。到底是什么因素令香港的街头饮食文化出现危机?美食车的概念又是否适合香港经营环境,治标又治本?下文将会逐一讨论。
期望吸引游客 高官分头考察
2015年2月25日,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并在预算案中提出美食车的概念。在旅游业部分中,曾俊华指出香港有不少地方适合经营露天食肆,因此可以考虑引入欧美地区流行的美食车(Food Truck),若能确保卫生水平,更可售卖鱼蛋、牛杂等地道美食,希望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港。
概念源于欧美地区
美食车在欧美地区很常见,厨师会在美食车内售卖轻便小食,如汉堡包、薯条等,亦有人会以美食车售卖预先包装食物,种类很多元化。而香港的雪糕车亦属类似概念,但现时雪糕车仅限于售卖雪糕。对于所售卖的食物种类,曾俊华表示“希望大家用多一点自己的创意,不只是鱼蛋,可以有其他不同的,有香港特色的东西,如砵仔糕,但亦都要有商业上的考虑。”
美食车概念提出后,政府官员纷纷前往外国考察“取经”,曾俊华本人更于上月底到德国法兰克福考察时,到 Konstablerwache参观当地的美食车及食物摊档。
监管未协调 卫生仍堪忧
虽然财爷认为香港可借鉴外国经验,引入美食车。但现时仍属于初步构思阶段,尚有不少细节有待解决,例如法律与规管、美食车高昂的经营成本等皆属考虑的方向,以下分析美食车方案必需考虑的一些问题。
1. 停泊位置︰美食车的停泊位置,无疑是最大的问题,作为经营者,自然想将美食车停于人流较多的地方,争取客源。但假若大量流动车长期停于一处,吸引顾客聚集于此,假若是市区街道附近,必然会造成街道阻塞问题,令本港原本的密集街道更为挤迫;若停在人流较少的地方,又怕会导致客源不足,令美食车经营困难。因此政府在选择美食车可停泊位置时必须慎重考虑。现时本地雪糕车多停泊在游客区、学校区和车站附近,在引入美食车后,如何处理车辆数目,它们是否仍会集中停泊在这些地方,街道对增加了美食车顾客的人流承载力有多少,这些都是在推行方案前必须先研究的问题。
2. 环境卫生︰美食车在路边贩售食物,无疑会引起附近的环境卫生问题。假如大家到旺角一些小食店附近,会留意到店铺附近会加设大量垃圾筒,有部分甚至爆满,加上食店附近的地面有油污,更易造成清洁和卫生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发生在美食车经营上。例如美食车经营者能否妥善处理食物、污水,是其中一个关键。另外美食车停泊的位置附近是否有足够的长、垃圾筒配套,也是决定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贩卖食物的地区必然会增加清理的人手,这些成本由政府支付还是经营者自理等等,都是政府和业者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3. 政府协调问题︰由于美食车建议涉及不同政府部门的管辖范围,因此需要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方能成事。但现时似乎政府内部对于如何具体落实此建议仍未有共识。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陈婉娴曾表示,现时政府仍未有具体定案,“我找过林郑(月娥),谁解决食环署的问题、谁解决牌照问题、谁解决车的问题,需要很多政府部门负责,但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愿意做。”由此可见,有关跨部门的合作问题,还有待政府妥善解决。
4. 成本问题︰过往香港有不少使用手推车的流动熟食小贩,他们皆以小本经营维生,开业成本较低。但欧美的美食车与熟食小贩的手推车不同,美食车是购买汽车再进行改装,成本以数十万计,并非一般创业者可以负担。因此亦有团体担心美食车会被大财团垄断,失去保留本地饮食文化、协助个别小商户经营业者的原意。因此政府可考虑为业界提供贷款,协助创业者“上车”。
免租金 VS 买车贵?
赞成
1. 解决租金过高问题
饮食业界普遍认为美食车概念可以帮助他们减低租金与人手的成本,如旺区的店铺,租金高昂,动辄每月数十万,令饮食业界负担庞大压力,美食车无疑是避开高昂租金的一个可行办法。
2. 支援本地饮食业多元发展
香港在数十年前存在很多熟食小贩,后来政府以卫生理由取缔,很多地方小食陆续消失。而高昂的租金则使有心经营小食店的创业者却步。通过美食车概念,可使创业者多一条途径,使香港的饮食业迈向更多元化发展,更可成为本地旅游的其中一大特色。
反对
1. 开业经营成本过高
虽然有人认为美食车可避免高昂的租金,但同时亦有人担心美食车的“入场费”过高,有小食档主更认为,经营美食车的成本跟租一个正式铺位没有分别。令不少有心开业者为之却步。
2. 政府牌照限制
对于美食车的出发点,有人对此有所保留。他们认为美食车的经营必须获得政府发牌,但按照过往经验,政府对同类的经营,以雪糕车为例,全香港牌照不超过一百个。再加上前述的各种问题,到底美食车能普及到什么程度,实属疑问。(香港文汇报记者 郑乐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