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如何与学生“美遇”?多措并举补齐师资短板

21.11.2016  19:39

  15日至17日,福建省学校美育工作专题培训班在福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教育局、中小学、中职学校以及艺术类高校的负责人与教师共同学习如何让学生通过美育,实现“美遇”——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不少一线美育教师感叹,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的春天正在到来。

   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

  “人人会唱歌、人人会写一手漂亮字、人人会一项乐器、人人会欣赏名曲名画。”作为一所农村校,厦门市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却提出了这样的总体目标,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甚至不是为了培养特长生,只是希望美育惠及每个孩子。”校长苏永远说。

  对于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界早有共识: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然而,“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曾是美育的写照。“从现实来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坦言。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缺额较大,城市与农村老少边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改变的契机已经出现。

  今年5月,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我省教育史上第一次由省政府出台专门针对学校美育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指导文件。

  8月,教育部与包括我省在内的8省(市)在京签署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旨在推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协同推进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机制。

  督导评估手段,也牵住了学校美育工作的“牛鼻子”。

  2016年开始,美育纳入高校、中职教学、人才培养评估体系,作为全省中考中招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县督导”“教育强县”评估体系中,美育工作也成为重要测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