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社工:甘作绿叶更护花

18.12.2014  13:44
     在选拔值日小队长的活动中,孩子们都踊跃参与。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深深融入孩子们的心里。     

  从无人理睬的问候,到孩子们热情击掌呼应,张洁的努力让这里的孩子懂得了尊重与友爱。

    

  一位孩子私下向张洁讲述家里的不幸,而这些话她从没有跟他人提起过。

    

  书架还没运到,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涌进社工站看书了。

  

  学校没有图书室,张洁多方筹措为孩子们弄来了千余册书籍,图书运到后她又开始为书架发愁

  “Anna姐姐在吗?

  “Anna姐姐,我有话要跟你说……”“Anna姐姐,我也想做小组长!

  在福州市红光苑小学“菁英地带”社工站的教室里,总会看到一群群孩子在这里进进出出。而坐在门口椅子上的社工负责人张洁,总会在孩子们各种问题的包围中,面带微笑地一一回答。她就是那位Anna姐姐。

  张洁,今年30岁,是福州首位驻校社工。今年初,在第五届中国社工年会上,她当选为“中国最美社工”。在回福州之前,张洁是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主任。2012年,张洁辞职回福州。奔走调研了大半年后,她选定服务外来工子女的项目。从社会上的公益基金会拿到启动资金,她的社工站“菁英地带”在2013年3月揭牌。

  每天上学放学时间,你都能看到张洁站在校门口,对每一个从她面前跑过的学生招手:“宝贝,你好。

  “第一天站在校门口时,我向孩子们挥手说你好,可没一个人理我。”张洁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仍然有些伤心,“作为一所以外来工孩子为主的学校,这里的情况有些特殊,很多父母平时无暇顾及孩子。

  建立良好的互动,跟孩子们交朋友,通过游戏和陪伴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是驻校社工的工作。

  于是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张洁把自己挥手打招呼却无人回应的低落心情告诉了孩子们,让他们理解,挥手说“”是朋友之间的问候。就这样,从课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这位Anna姐姐慢慢成为孩子们无话不说的知心姐姐。

  建立图书室,辅助老师开展课外辅导,调解孩子家庭中父母的纠纷,在学生集中的村子开设假日课外活动……这一年来,张洁的付出让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感受到了驻校社工的实效与温情。

  对于张洁而言,社工之路并不平坦。她有过被学校拒绝15次的经历,也有过半年多没有任何资金来源的困境。在现阶段,像张洁这样的专业社工机构急需政府社会服务购买的支持,而专业化的社工机构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构筑者。

  一份崇高的社会职业背后注定有着开拓时期的孤独,“我热爱的职业,就值得我继续坚持。”Anna姐姐张洁对未来满怀希望。(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图/文)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