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认同新型大国关系

05.10.2014  16:18

    去年6月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加州庄园峰会期间正式决定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后,新型大国关系便成为中美乃至亚太地区官员、学者以及舆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美两国政府高官、军方高层多次强调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两国智库更是为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然而,今年4月以来,受部分美国新保守势力学者以及东海、南海局势的影响,奥巴马政府高官在谈到美中关系时似乎较少使用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尽管如此,不少美国专家认为,新型大国关系仍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保障与方向。

    美国权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说奥巴马政府完全不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今年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奥巴马政府还是使用了新型大国关系的表述。李成说,奥巴马政府对“新型大国关系”这个概念有一个了解和消化的过程,终究会与中方达成一致。在李成看来,美国政府对新型大国关系的很多具体内容还是认同的,比如互相尊重、共同解决问题、不冲突等。在全球化下,相互合作,共同受益是一个大趋势。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是达成共识的。

    李成也认为,在美方一些人看来,当前东海、南海局势复杂,一旦出现冲突,局势的发展有可能与新型大国关系中承诺的“不冲突”相违背。由于美中两国政府间缺乏足够互信,所以美国目前对新型大国关系可能还有一定的保留。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亚洲基金会理事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项目主任蓝普顿教授对记者表示,他个人是很支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提法或者说理念的。他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包括两个核心:一是没有纷争。中美双方都认可这一点,因为双方都不希望发生纷争;二是互相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在这一点上,中美双方要达成全面一致有困难,因为双方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蓝普顿认为,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是双方关注对彼此都重要而有益的主流问题,在这些领域进行合作,而把那些有争议的领域放一放。就他个人而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并不是要求双方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因为这是不现实的,而是双方努力将伤害控制到最低程度。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需要扩大其内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周边外交政策就是很好的思路,其最核心的一点是睦邻外交政策。

    美国政府前高官、现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高级教授帕特里克·门德斯指出,所有大国之间都有矛盾与分歧,中美关系也不例外,关键是两国政府如何管控分歧,扩大在共同利益上的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讲,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正是中美两国政府努力的方向。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我们要追溯中美关系历史,尊重关系的本质,以史为鉴,正视中美关系的分歧,进一步扩大中美人文交流、军事对话与交流。

    门德斯教授表示,中美领导人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对稳定中美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关重要。个人友谊往往是改善关系、处理危机的有效方法。加州庄园会晤就是加深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之间友谊的好方式,也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开端。北京“庄园会晤”将巩固这种友谊,进一步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记者 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