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水果之王”安家福建
因看中高端水果的市场需求,2008年,陈则磊辞去工作,在宁德寿宁一片山地上租了10亩地,开展蓝莓种植实验,并于一年后取得成功。2009年,他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闽侯县大湖乡开展大面积种植,并创办了艾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蓝莓就像它的身价一样娇贵。”陈则磊说,种植蓝莓对灌溉量要求非常严格,多一分则涝、少一分则旱,对土壤pH值的要求也十分苛刻。
艾蓝首批引进了100多个品种进行种植,经过6年的观察试验筛选,最终确定了10多个品种进行早中晚熟搭配种植,成功延长了蓝莓的采摘期。去年,陈则磊的300亩蓝莓基地产出蓝莓2.5万公斤,今年预计可增产50%以上。
省农科院果树所主任李韬告诉记者,我省的气候和土壤适合蓝莓鲜果生长,可以比北方更早熟,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蓝莓种植已在我省多地开花,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福鼎太姥山下种植基地采摘休闲游2014年门票收入就达28万元;连城县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在新泉镇洋梅村开展蓝莓林下种植技术研发,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通过有机认证。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原所长窦连登认为,一个外来品种从落地到健康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配套的科研力量必须及时跟上。
我省去年启动的第二轮种业工程将蓝莓作为省优质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类项目,建立品种比较园,筛选适合我省的品种。同时,在闽侯和大湖建立两个种业核心示范基地,进行各方面技术攻关。
前不久,省农科院蓝莓品种创新与种苗繁育产业化工程项目组还特邀中国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等国内有关专家赴闽侯大湖蓝莓基地现场调研,研究科技服务技术措施,并对蓝莓企业、农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
从调研情况来看,福建是蓝莓产业发展新区,目前主要存在早产和品种两大问题。一方面,由于蓝莓价格优势明显,早投产现象多见,蓝莓树没有充分生长,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由此需要的栽培技术改良需认真研讨;另一方面,多地盲目引种生产,而国内苗木公司繁多、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须加快对我省适栽品种与苗木公司的筛选,对产业进行合理区划和引导。(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刘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