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该怎么打造?

15.02.2015  11:07

      目前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已由点到面逐步铺开,不少村庄村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已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给予正确引导。

        重村庄建设,轻经济发展。一些村庄村容村貌是改观了,抓经济发展显得乏力。这样,不仅农民收入得不到稳定增长,美丽乡村建设也会缺乏经济基础。有的试点挑选条件较好的村庄,然后由上面扶持,予以全面改造。这对一个村来说固然是好事,但对于多数村庄而言,实在是可望不可即。有的村庄因此举债,更是违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本意。

        重眼前建设,轻长远规划。有的村庄建设随意性大,缺乏前瞻性,没有全盘规划,一个领导一个想法,朝令夕改。这既浪费了资金,又没能把事办好。美丽乡村建设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从村情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做一件成一件。坚持一张蓝图贯到底,不走样,不马虎,不因地方领导变动而改变,尽量减少临时动议的干扰,才能建成一个山美水美环境美的村庄。

        重面子工程,轻里子内涵。一些村庄面子光鲜、里子脆弱。道路硬化了,房子刷新了,树木花草种上了,但脏乱差问题依旧。有的重外在形象,忽视文化建设。砖瓦房和水泥路等固然不可缺,但缺了文化味和乡愁,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注定与美丽无缘。建设美丽乡村,是给乡亲们造福,不能停留于涂脂抹粉,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到表里如一,这样的村庄才称得上美丽。

        重领导推动,轻农民参与。有的地方往往由少数人说了算,很少征求和尊重群众的意见。应当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凡涉及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等群众利益的事,都应先征求农民的意见,先在村里公示后再作决断。只有真正把主动权交到农民 自 己手上,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美丽乡村建设才有旺盛的生命力。(福建日报 金文钦)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