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调查鲍鱼死因:排污无超标 高温低氧是主因

20.09.2014  21:00

    新华网福州9月20日电(记者 张志滨 蒋丽敏)因质疑福建华东船厂排污致鲍鱼死亡,罗源县鲍鱼养殖户17日上午打砸了该公司。昨日下午,新华网记者就该事件再次深入罗源县碧里乡走访,罗源县委宣传部作出正面回应:经权威部门检测,华东船厂所在的罗源湾碧里海域排污正常,并未超标。

    据调查,今年9月以来,罗源湾碧里海域发生较为严重的养殖鲍鱼死亡现象,涉及碧里乡碧里、梅花、廪头、廪尾、溪边、牛坑等6个村。“少的亏损几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溪边村一村民介绍,当地村民都靠养殖业为生,大部分村民都有2000箱鲍鱼,“一笼200多粒鲍鱼现在只剩下十几粒”。

    受灾村民把矛头指向在罗源湾一带的钢铁厂、码头、华东船厂等企业,质疑这些企业生产污水排放导致养殖鲍鱼大量死亡。16日,碧里乡6村近200名鲍鱼养殖户围堵华东船厂;17日上午,因华东船厂未全面停工,当地村民再次围堵华东船厂并发生打砸。

    根据罗源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信息,当天,村民打砸了华东船厂厂区及码头办公楼一层窗户玻璃,造成厂区、码头建筑窗户和3部车受损,3名工人被殴打,并有10多名民警受伤,1部警车车窗被砸。

    记者昨日下午在华东船厂看到,造船厂仍处于停产状态,两处围墙破损倒地,工厂内设施有不同程度损坏。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低迷,我们船厂已多年没有造船,接的都是修船业务。修船对环境污染很小;环保部门经常抽查,我们都是符合标准的。”对该事件,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刘姓副总经理表示很无辜。

    他说,渔民养殖的鲍鱼大面积死亡,确实让人痛心,但不该迁怒于船厂,政府部门对此次受灾原因已展开调查并有结果,企业排污并非造成鲍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当天,罗源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向新华网记者出示了来自海洋与渔业部门、环保部门对鲍鱼死亡事件的调查结论。

    9月5日,罗源县海洋与渔业局委托集美大学、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权威专家进行调查。

    检测结果表明:碧里海区今年8至9月的水温高于前两年,持续30℃左右的高温达半个月之久,造成来自北方的皱纹盘鲍和杂交鲍摄食率及应激力下降,甚至死亡。2014年跟往年同期相比溶解氧明显偏低,低溶氧对鲍鱼的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同时明确:由于碧里海区距罗源湾口最远,水流交换条件较差,污染物不易稀释和扩散,对鲍鱼的养殖环境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致使鲍鱼死亡更加严重。

    专家组初步判断,持续性高温、低溶解氧是导致碧里海区吊养鲍鱼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针对养殖户质疑钢铁厂、码头、华东船厂等企业排污导致海水溶氧偏低等问题,罗源县委托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对碧里乡海域7个监测点检测。结果表明,罗源湾碧里海域达到三类海水排放要求,海水中各金属元素含量均正常、无超标。